《重訪災區系列報道完結篇》
那五日五夜的採訪經歷,恍如墮進電影《潛行凶間》的光景。
貨輪鏟上岸,汽車懸浮屋頂,房屋倒豎廢墟,樓宇傾斜欲墜;一切來得太誇張太不真實了,我們差點要拿出陀螺驗證一下,這是殘酷現實,還是層層噩夢。
若非目睹仙台的老百姓拿着鮮花遙祭太平洋裏罹難的亡魂,若非傾聽過女川的士司機家破人亡的悲劇,若非踏足過大槌町那片焦土,我們真的不敢相信,人世可以如此悲壯。
沿着岩手縣的宮古,直至宮城縣的仙台,《蘋果》採訪隊走訪了十個災區。在地圖上把災區連成一條線,會劃破出一道傷口,很深,很痛。我們期許,傷痛過後,日本的櫻花會開得更燦爛更多姿,日本人民會勇敢地繼續生活。
租用計程車到重災區,一早以電話通知的士公司我們的採訪行程。翌晨7時未夠,司機內海幸夫已在門外守候,他預先在車廂鋪好報紙,因為他知道災區滿地泥沼,又雙手奉上口罩,禮貌地叮囑我們:「吸入那些瓦礫的東西對身體不好。」
往女川的路上,我們談起災情,他才說:「我的大哥和弟弟、還有弟弟的女兒,都被海嘯冲走,遺體都找到了。但我公司很多司機連人帶車被冲走,至今還未找到屍體呢。」他和家人仍住在避難所,但災後一星期已經開工。在他臉上看不到悲情,卻看到日本人的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