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上月發生印傭懷疑飲含「哥士的」樽裝蒸餾水事件後,再有男子報稱飲用親友轉贈的樽裝利賓納後,嘴唇及舌頭即感灼熱疼痛,需送院治療。衞生防護中心經化驗後發現這樽利賓納所含的酸鹼值(pH)低於1,屬硫酸,即俗稱「鏹水」。警方已接手調查,據悉,事主飲用前發現樽蓋有曾被開啟的痕迹,不排除涉及人為因素。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上述31歲男子報稱本周日曾飲用由親友轉贈的玻璃樽裝有汽原味利賓納,當他飲第一口時,嘴唇和舌頭即感灼熱疼痛,即往廣華醫院求診,醫生發現該男子的口腔、嘴唇及舌頭均被灼傷,需留院醫治,現時情況穩定。
樽蓋有被開啟痕迹
據了解,衞生防護中心得悉事件後,立刻將該樽利賓納樣本交予政府化驗所化驗,結果顯示,樣本的pH值低於1,屬硫酸。中心已轉介警方及食物環境衞生署跟進。
警方發言人表示,案中男子報稱本月3日飲用親友轉贈的樽裝飲品後感到不適,往廣華醫院接受診治,列作求警調查案處理,由油尖警區重案組第一隊跟進調查,暫未有人被捕。據悉,男子聲稱親友轉贈這樽利賓納時,發現樽蓋曾有被開啟的痕迹,並非原裝密封,不排除事件涉及人為因素。
製造商葛蘭素史克表示,昨日收到食環署通知,指有關產品是在馬來西亞製造,該公司相信這是個別事件,將配合警方跟進調查。
醫管局中毒諮詢中心顧問醫生謝萬里指出,ph值低於1,反映屬強酸性,即俗稱鏹水,但這不等於濃度很高。他指出,飲用含「鏹水」的液體,會即時感到「揦口」,「正常反應會立刻吐番出嚟,同飲大量清水。」若出現嘔吐及胃痛,反映鏹水已進入體內,刺穿食道及腸胃,便需進行修補腸胃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