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厚禮 港府照收 千里移植 日見凋零400年古樹玩死

河南厚禮 港府照收 千里移植 日見凋零
400年古樹玩死

【本報訊】港府喜歡收受內地政府送贈的禮物,上至國寶大熊貓,下至400年古樹,不問是否適合「移民」香港均照單全收。香港公園兩棵「樹瑞」棗樹,移植香港後一直健康欠佳,其中一棵更已凋零枯萎。專家批評部門濫收古樹,是殘害生命,政府則死撐,辯稱棗樹未死,仍有希望。 記者:蔡元貴

兩棵有400年樹齡的棗樹,均是古樹名木冊內的珍貴樹木,位於香港公園湖心餐廳附近。根據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紀錄,兩棵樹身高約四米。棗樹旁的介紹牌顯示,兩樹是2003年由河南省新鄭市人民政府餽贈,並獲商人洪祖杭贊助經費。

拔除運送皆損樹健康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一直有關注兩棵棗樹,發現它們每下愈況,至上月,其中一棵凋零枯萎,已沒有生命迹象。有人將枯樹的照片上載到一個生態論壇,網友看過後批評譏諷港府:「由於係上大人嘅賀禮,唔收唔得,最慘係死咗都唔可以離開。」
賞樹組織「樹木谷」網主劉文忠也有留意過這兩棵棗樹,他指棗樹原為北方樹種,並不適合在香港的亞熱帶氣候生長。更甚者,兩樹移植時曾被修剪,大大影響健康。他謂見了此樹模樣,希望善長仁翁選擇捐贈禮物時,不要再考慮古樹了。
蘇國賢也認同香港不宜種植棗樹,更重要的是,千里迢迢移植老樹,即使可適應香港氣候,港府也不應接受。因拔除及運送過程對老樹損耗很大。劉文忠則指內地古樹需以傳統中國式方法保養,很費人力及金錢,康文署慳水慳力的樹木管理模式,很難確保古樹健康。

康文署稱已加強護理

康文署則否認棗樹已死,發言人指經移植的樹木需要適應新的種植環境,署方發現該棵棗樹適應能力較弱,生長情況未如理想,已加強護理措施,並作出適當的護理及跟進工作,如為樹木進行包括澆水、修剪、施肥、除菌和塗殺真菌劑等。
康文署續稱,基於棗樹是落葉樹,冬天是其休眠期,該署會繼續觀察棗樹春天過後長出新葉的情況,以進一步評估其健康,並根據情況採取適當的跟進措施。但如發現其健康情況惡化,在沒有其他可行的改善方法下,該署會考慮是否需要將它移除。至於會否再接受外來古樹餽贈,康文署仍表示會不時引進來自不同地方的植物品種,讓市民觀賞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