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驗出北京天津河南農產含碘131內地輻射菠菜或殺到

首度驗出北京天津河南農產含碘131
內地輻射菠菜或殺到

【本報訊】日本311大地震後,中國首次檢測出農產品受輻射污染。衞生部昨日公佈在北京、天津和河南三地的的菠菜中,發現極微量放射性物質碘131,強調對人體健康無影響,但未有透露「輻射菠菜」是否已流入市面。有蔬菜批發商指本港一直有輸入河南菜,包括菠菜。
記者:林浚川、陳沛冰

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表示,內地衞生部門4月5日從北京、天津和河南三地的露天種植菠菜樣本中,驗出每公斤約含1至3貝可放射性物質碘131。衞生部形容含量極輕微,對人體無害,只要冲洗菠菜表面便可有效減少放射性物質。根據香港的輻射檢測標準,每公斤蔬菜的碘131含量上限為100貝可。
衞生部估計,日本福島核事故釋放出放射物質,隨空氣飄到內地上空,再隨雨水沉降到地面,污染農作物。由於菠菜葉大加上表面有絨毛,因此比其他蔬菜更易停留放射物。當局未有透露該批「輻射菠菜」有否流入市面,只表示會繼續監察14個省市的農作物和食水輻射水平,暫時毋須採取任何防護和限制措施。

菜商未接獲政府通知

香港入口蔬菜批發商會會長袁昌表示,現時本港有輸入少量河南蔬菜,相信當中可能包括菠菜,但他估計輻射影響輕微,截至昨晚也未有內地或本港部門通知他,內地蔬菜有問題或要加強檢測。
此外,日本福島核電廠連日直接將高度污染的「輻射水」排入大海,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邱倩婷表示,近日日本的「海風流」主要向西南面吹,有可能令「輻射水」流向菲律賓海域污染海產。海鮮業聯合總會副主席黃浩霆表示,現時本港有一成海產來自菲律賓,而漁船從東南亞運載生猛海鮮回港毋須檢測,業界又沒有能力自行檢測輻射水平,希望政府加強檢測,穩定港人對海鮮的信心。
近日多國紛紛收緊日本食品入口規定,但港府仍無動於中,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強調,只曾在日本進口的蔬菜檢測到輻射超標,「死撐」其他食物無問題。對於本港食物放射性物質檢測標準較日本寬鬆,食物安全中心解釋本港採用的是國際標準,食物如無超標,即代表可安全食用。
此外,台灣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昨午在北部海岸的相思樹和雜草,檢測出極微量的碘131,含量是每公斤2.3至4.88貝可。委員會認為可能是北部過去幾日的微雨,令輻射塵散落在植物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