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巨大致命的災害,似乎已經靜靜地,從腳底下將他的生活樣貌改變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村上春村說到,災變會迫使人們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無法忘記在女川町採訪時,遠遠看見的一個女性的身影。寒風中,她孤身佇立在一片看不見盡頭的瓦礫中,良久,就這樣站着,不語。災後兩個多星期,仍有人重返災區,尋找舊日的家園,甚至是尋找失蹤的家人,因為他們仍抱有一絲希望,以為至親仍然在瓦礫下的家中。
無法忘記在石卷市採訪時,偶然路過的一個墓園的景象。夕陽下,上百的新墳在暮色中份外凄凉,每個墳上只有一個編號。這裏的人說,屍體太多,來不及火葬,惟有匆匆土葬。
他們的國家不再一樣
房屋可以重建,鐵路可以復修,受訪的日本人都告訴我們,從今以後,他們的國家不再一樣。田代島旅館老闆幾艘遊艇被海嘯捲走,損失慘重,但他相信經此巨變,人們眼中不再只有錢錢錢,「心更重要」。30歲的年輕牧師阿見高洋希望,災難可令日本重生。
輻射危機沒完沒了,出發前家人同事都很擔心我們的安全。但到了日本,災民的冷靜和堅強反叫我們安下心來。離開時東京的櫻花正盛放。生如春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記者 陳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