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葉魚 石卷蠔核災區海產 香港通街賣

千葉魚 石卷蠔
核災區海產 香港通街賣

【本報訊】日本核污染災情擴大,「輻射魚」驚現海洋。日本宣佈主動排放福島第一核電廠污水後翌日,茨城縣即告驗出多種海魚受微量輻射污染。日政府強調受污染魚類樣本放射物濃度對人體健康並無影響,但已造成漁民群情洶湧。香港日式超市貨架仍有售日災區海產,包括毗鄰福島的宮城,但乏人問津。記者:蔡元貴、張文傑、陳凱迎

港人一向嗜食日本海產,但連串海洋污染消息已令香港消費者戒口。多家連鎖日式超市昨日都仍有日本海產售賣,其中尖沙嘴的city'super更有重災區宮城縣石卷市的急凍生蠔售賣,又有氣仙沼的松葉蟹,包裝沒有註明生產日期。銅鑼灣崇光百貨和黃埔吉之島則分別出售千葉縣的鯖魚及紅鮭魚;不過,這些產品不太受歡迎,記者觀察期間,沒有顧客選購。昨晚來購物的張小姐說:「基本上我家係日本嘢都唔食,無論海產定其他食物,反正有好多選擇,費事博喇。」

茨城縣外海捕獲的玉筋魚碘131超標,圖為茨城一個魚市場工作情況。法新社

《千葉魚》
銅鑼灣崇光百貨昨仍有售來自千葉縣經加工的鯖魚,但沒說明出產日期。王子俊攝

《石卷蠔》
尖沙嘴city’super昨貨架上的日本急凍炸生蠔,列明來自重災區的石卷市。

首次驗出玉筋魚超標一倍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表示,冷凍或冷藏水產品如附有日本當局簽發的證明書,證明有關食品的輻射水平低於「食品法典委員會」相關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指引限值,便可獲豁免進口。由上月24日正午12時至今,當局並無錄得水產品由日本福島及周邊茨城、千葉、櫪木及群馬四縣進口本港。中心稱,會因應情況及事態發展,對輻射檢測的安排作出適當調整。現時港府只禁上述五縣的蔬果及奶類產品進口。
福島第一核電廠反應堆積存輻射水,當局前晚起開始將1.15萬噸輻射污水,以每小時7噸的流量排放入太平洋。雖然當局強調排放輻射污水不會污染海產,但茨城縣已驗出輻射魚,鰻魚、比目魚、烏賊(墨魚)等魚穫都驗出微量輻射,玉筋魚則驗出高濃度放射性碘。
茨城縣北茨城市一艘小型拖網漁船上周五在外海捕獲的玉筋魚,昨首次驗出含每公斤4,080貝可的放射性碘131,含量較日政府針對魚類新制訂的輻射安全標準每公斤2,000貝可高一倍。這批魚也驗出含每公斤447貝可放射性銫,略低於魚類暫定基準的500貝可。拖網漁船同時捕獲的長槍烏賊和比目魚,所含放射性碘為13貝可,星鰻則為31貝可,屬於微量。
輻射魚出沒,令海洋食物鏈亮起輻射污染紅燈,海洋中可能出現更多輻射魚。厚生勞動省隨即向該市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市民不要食用玉筋魚,當地漁業協會表明「暫不捕撈也不出貨」,但捕撈其他魚的漁船會繼續捕撈和出貨,並稱茨城縣的魚安全。

漁民要求停止排放輻射水

經濟產業相海江田萬里說,排放輻射水入海是逼不得已的做法,也為引起捕魚業和公眾憂慮而道歉,但他重申倒入海的輻射水對人體影響有限,即使每天食用附近海域的魚,一年內接觸的輻射量僅0.6毫希,相當於人體全年接觸自然界輻射量四分一。
福島核電廠1至4號反應堆內積存了大量輻射水,為騰出空間儲存高輻射污水,前晚開始將較低濃度的輻射污水排放入太平洋,至昨午已排放了3,430噸輻射水,預計最快兩天才可完成排放。
儘管當局聲稱不影響人體健康,但倒入海的輻射污水濃度達法定上限500倍。福島漁業界昨發出強烈抗議,指摘此舉扼殺漁民生計,要求停止排放輻射污水。當地漁民擔心,即使當地海產沒受感染,公眾也沒信心購買,要求東電賠償。千葉漁民驗過捕獲的魚暫沒感染,但擔心秋季時海流轉變情況會惡化,「我肯定公眾對當局這做法非常不安,我們受到傷害」。

輻射魚影響食物鏈示意圖

1〉福島第一核電廠洩漏的碘與銫隨着空氣飄散,再透過雨水落在海洋
2〉核電廠把1.15萬噸輻射水排出太平洋,污染海洋生態
3〉海藻及微生物吸收輻射物,被魚吞食。
4〉大魚吃下輻射小魚後或基因異變
5〉海洋食物鏈受核輻射污染,碘半衰期8天,但銫長達30年
6〉漁民捕獲受輻射污染的魚穫後,會送往市場及餐廳供人類食用
7〉成年人若每日都吃輻射魚,吃一年會吸收0.6毫希輻射,相當於人體全年接觸自然界輻射量四分一
資料來源:日本《每日新聞》/《朝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