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下巴的女人 - 高慧然

失去下巴的女人 - 高慧然

失去下巴的易小玲,被保險公司以「非永久性傷殘」為由,拒絕賠償。有讀者評論保險公司「良知已經永久性傷殘了。」深以為然。
保險條文以保障保險公司利益為目的,不惜把利潤建築在受保人痛苦之上。投保前強調的是受保人的利益,索賠時馬上翻轉豬肚,那一聲拒賠,讓所有投保人吃了一記響亮的耳光。看來,保險公司不止是良知永久性傷殘,更是智商永久性傷殘。易小玲屬特例,若保險公司基於人道立場給予賠償,大方漂亮得體,贏得公眾喝采,屬三贏局面。
易小玲失去下巴和部分手指,從理論上說,也許不是永久喪失全部工作能力,但事實是另一回事,她不可能以這樣一副顏面得到她受傷前可以得到的所有的工作機會。即使別人不歧視她,她自己也會失去信心,而信心,是勝任一切工作的基礎。
易小玲喪失的,豈止是部分工作機會及對自己的信心?她更因此而失去生命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享受:食與色。失去下巴,張不開嘴巴的她,無法再大快朵頤享受她喜愛的美食。失去下巴,張不開嘴巴的她,大約也不能再與心愛的人接吻。但凡有一點點惻隱之心的人,想想那種痛苦,都會為她流淚的。她是菲律賓人質事件的倖存者,可是,生理與心理的痛楚也許終身不能擺脫。
康復路漫漫,為易小玲送上衷心的問候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