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環境輻射水平高過東京

港環境輻射水平高過東京

【本報訊】一股可能帶有日本「輻射塵」的氣團,預計今晨8時「殺到」香港。天文台強調市民毋須恐慌,指氣團即使帶有輻射物,也會隨行雲流轉而大大稀釋,對人體健康無害。其實,香港自4月1日起錄得的環境輻射水平比東京還要高,天文台解釋是兩地的地理環境不同所致,不代表香港輻射污染嚴重。
根據天文台網站公佈的抵港氣團過去72小時路線圖,今晨8時將有一股氣團由日本西部吹至本港,是日本核事故發生後首次有氣團由日本直接吹到本港。天文台署理助理台長馬偉民表示,不排除屆時會在空氣中錄得放射性物質,但強調影響微乎其微,「睇唔到有乜理由要擔心,市民毋須做任何防護措施」。

日氣團抵港 無礙健康

馬偉民解釋,距離該股氣團最近的日本松江市,過去數日環境輻射水平約0.04微希,比本港的還要低。他又指當空氣飄離福島核電廠100公里遠後,輻射物含量便稀釋至只有一千分一至一萬分一;福島核電廠距離松江800公里,日本距香港則3,000多公里,因此吹抵本港的氣團輻射物含量肯定極低,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天文台台長李本瀅出席另一場合時形容,該氣團所含的輻射物將被空氣「稀釋至毋須理會」的程度,市民毋須擔心。
事實上,踏入4月後,香港的輻射水平比日本東京還要高。根據東京都健康安全研究所監測報告,東京連日環境輻射水平為0.07微希,而且持續下降,反觀香港則經常徘徊於0.08至0.14微希。馬偉民解釋,因香港地質有大量花崗岩,花崗岩會釋放較多輻射。
綠色和平項目幹事張潔茵表示,市民對輻射影響的憂慮,很多時是出於對事件認識不足,如果天文台更主動地發放資訊,便可釋除市民疑慮,也可讓市民自行判斷是否需要採取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