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的研究發現,由去年尾至上月底,北極上空臭氧層的損耗程度高達40%,創出新高,令俄羅斯及美國阿拉斯加等地在接下來的數星期,接收的紫外線輻射會比平時高。
美加接收更多紫外線
WMO表示,北極上空阻隔陽光中紫外線輻射的臭氧層,已損耗了40%,打破以往冬天流失最高30%的紀錄,WMO解釋,主要是由於大氣第二層,即距離地面20至25公里高的平流層,去年入冬至今年3月底的氣溫特別寒冷,當平流層溫度降至-78℃以下時,會產生破壞臭氧的化學反應,而在家電中用作冷藏劑和防燃劑的化學物質含氯氟,亦會破壞臭氧層。
北極臭氧層變稀薄,將會令北極附近的地區,如加拿大、北歐、俄羅斯及美國阿拉斯加,在未來數星期接收比平時強的紫外線輻射。但WMO強調,這些地區的紫外線強度仍會低於熱帶地區。
美聯社/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