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售價不減反加,問題未必是無法分拆教材。有教師和出版業人士表示,出版社年年大搞講座、大送贈品,推廣成本不菲。為求抬高書價,個別出版社故意以粉紙印刷、多出練習將課本加厚,那怕學生根本做不完。至於教材,「只不過係書商攞多個名目去cover返成本」。
教科書出版社人士透露,出版社每年都將大部份開支花在市場推廣上,在四、五星級酒店舉行推介會、講座,提供自助餐、向出席教師送贈品是平常事。雖然教育局最近已提醒學校不可接受出版社任何捐贈、利益、贊助,甚至是在校刊登廣告,但該業內人士表示,書商可另立名目,例如透過舉行作者、名人講座、學制座談會等繼續做推廣。
請教師編書出試卷
有語文科教師亦表示,過去兩年,出版社舉行的推介會、作者會層出不窮,出席的教師通常會獲贈字典。去年學校為新高中課程選書,類似的聚會特別多。她今年曾向出版社索取教科書參考,不久後出版商即致電着她做問卷,並聲稱之後會寄上「贈品」。每年4、5月是學校定書單的日子,她相信未來一段日子,出版社又會再出招向學校推介書本。
該教師更指,個別出版社會找老師出網上試卷,酬金數千元,亦有出版商會邀請學校的科主任編寫教科書,這些兼職工作須先經學校批准,但部份教師有權選用那間出版社的教科書,當中是否涉及利益衝突,值得關注。除了推廣費外,出版社還會在製作上巧立名目,例如全部改用成本較高的粉紙印刷、即使明知學生不能在一個學期內做得完,仍會增加多個練習,以圖加厚書本。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正發動家長、師生監察書商運動,呼籲學界提供書商在新一年校刊登廣告等資料,「啲教材好多資深教師唔使用,只不過係書商攞多個名目去cover返成本」。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