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兒子相依為命的德姨,一直靠自己雙手為生活奮鬥,自給自足。直到前年發現患上乳癌,礙於病情嚴重,被迫辭去工作專心治病。由於太遲求診,耽誤了治療時間,影響病情,現時癌細胞已擴散到她的骨骼,致大腿骨無力,舉步維艱。醫生建議她每月注射自費補骨針藥Zometa改善情況,她無力支付每年約2.2萬元藥費,不得不向外界求助,寄望善心人施以援手。
德姨(51歲),09年還在當收銀員,為了生計,忽略了健康。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她,有一天因胸部劇痛難當,到急症至求診,「其實我一早發現右邊胸部嘅皮膚出現凹凸不平,但因為擔心手停口停,唔開工冇飯開,拖咗半年先入醫院檢查,醫生話已經太遲」。醫生為德姨進行詳細檢查,證實她患上末期乳癌,曾經接受淋巴腺癌細胞核切割手術,惟仍未能控制病情,癌細胞更擴散至骨骼。
針藥有效減低痛楚
記者到德姨家探訪,曾接受電療及化療的她顯得瘦弱,她指患病後體重急跌超過30磅,更一度嚴重脫髮,現已重新長出一頭短髮,精神尚算不錯,惟步履不穩。她表示,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觸及其大腿骨及腰骨,影響步行,幸未有影響尾龍骨位置。「醫生話如果觸及尾龍骨,會影響到下半身行動,我仲想靠自己力量走每一步路。醫生建議我持續打補骨針控制病情」。
為德姨提供醫療的聯合醫院醫生指,德姨去年11月完成化療療程,有部份腫瘤有縮小迹象。惟至今年2月,又發現有多處脊椎出現多溶性硬化病變,故建議她持續接受自費補骨針藥Zometa治療,可有效減低痛楚,以及預防骨骼相關如骨折或脊椎壓迫等併發症。她需每月注射一次,每次費用1,900元,醫生會持續監察及評估其病情。
德姨的26歲兒子近日失業,她則依靠約4,000元綜援金維生,無力支付藥費。德姨盼善長伸出同情之手,援助其注射補骨藥的費用。「雖然個病令我好辛苦,但我希望可以繼續生存落去,希望善心人幫吓我」。
「德姨」捐款編號:C300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延誤求醫降低乳癌治癒率
乳癌是婦女癌症殺手,中年女士為高危一族。香港乳癌基金會發表報告,去年的2,130名本港乳癌患者中,約四成於出現徵狀的三個月內求醫,約5%超過一年才首次求醫,有乳癌患者在摸到乳房有腫瘤和肉眼見到徵狀後才求醫;而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與港大醫學院合作的調查顯示,於第一期發現罹患乳癌的患者,五年存活率達97.5%,但第四期才確診患病的存活率則只有19.3%。
該會呼籲婦女應每個月定期自我檢查乳房;年齡逾40歲以上女士,每兩年進行乳房X光造影,及早發現未形成腫塊的乳癌或微鈣化點。
該會為40歲以上、低收入或領綜援婦女,免費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計劃,詳情可致電25256033。
資料來源:香港乳癌基金會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
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