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熱潮席捲全城,玩家不分男女,不論老中青,每逢假日戴上頭盔,穿起型爆戰衣,騎着時尚摺車或公路車或爬山車;或單人匹馬,或聯群結隊浩浩蕩蕩飆車。已有60年歷史的本港老牌單車店鎮洋兄弟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李達成(Jason)說,本港單車由早期代步送貨,變成今天的休閒活動,發展相當成熟,可惜港府鋪設單車徑遠落後於中國及台灣,令車友大嘆路難行。
摺叠式單車真正「入屋」
鎮洋單車已傳至第二代,51歲的Jason回憶說,50年代父親在內地開設油廠、紡織廠,其後一場文化大革命,家人變得一無所有,父親避走香港,身無分文,靠手上僅存工具箱替人維修單車,養活一家人,慢慢累積資金,開設單車零售店,「嗰陣都係賣一啲實用車,大家熟悉有鳳凰牌,大大架單車,攞嚟送貨」。
82年Jason從加拿大大學畢業回港,協助哥哥發展單車業務。兩兄弟打江山,鎮洋單車店加上「兄弟」,打響頭炮一役,是八十年代BMX在美國大行其道時,引入香港帶動BMX花式單車風潮,「開初同行大潑冷水,我拎BMX畀零售店,處處碰壁冇人肯要,仲被人笑係儍仔」。英雄造時勢,Jason心有不甘,號召職員自行組成BMX特技隊,透過錄影帶自行苦練,四出免費表演,BMX開始受人注意,最後獲邀到無綫當年王牌節目《歡樂今宵》亮相,掀起BMX熱潮。BMX從喪家犬變成銷售點多過米舖,讓Jason吐了口烏氣。90年代再引入爬山車,同樣受落。
他說,無論BMX或爬山車,儘管大熱,但只限於專業運動,不像足球、羽毛球等運動普及。05年,俗稱「小摺」的摺叠式單車殺入香港,因為收藏容易攜帶方便,情況才改善,近年台灣騎單車逍遙遊的風氣直撲香港,他認為單車才真正普及「入屋」,「以前啲人喺沙田租單車踩去吐露港,家個個買部單車周圍踩,單車變成時尚玩意」。
投身單車行業數十年,Jason一直只做買賣,近年才愛上騎單車。Jason說,過去每日工作18小時,根本沒有興致騎單車,09年全球最大單車製造商台灣Giant(捷安特)舉行年度單車展銷會,行程首設四天騎單車遊花東體驗,「我嗰時心大心細係咪報名,翻睇捷安特創辦人劉金標以73歲高齡環台後所寫嘅《我的環台夢》,佢話『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也都不會做了。』想起自己大學畢業原本想讀碩士,但要返香港協助生意而放棄。想起呢點,決定要報名參加。」
「完成晒行程訓練意志」
這趟旅程,改寫了他的下半生。「四日三夜單車行程,踩得好辛苦,一直包尾,但始終冇放棄。當隊友在紅燈前休息,我就追上嚟,雖然追極都係喺後面,都跟到尾,靠意志完成晒整個行程。我先明白,踩單車唔單止對身體好(成功減肥輕了6磅),更加可以訓練意志。」
過去,Jason只有工作再工作,花東一行,他學懂放鬆,每星期踩兩、三趟單車,周日會與兩名兒子騎車親子遊;也不是只顧賺錢,09年首次協辦單車百萬行籌款。去年更踩到敦煌絲路籌款,「嗰次踩絲路知道乜嘢叫雪中送炭。有次踩一段長命斜,唔掂想放棄,有個隊友空出一隻手,一直推住我踩,嗰陣好感動,最終成功跨過斜坡」。
Jason今年與慈善團體「點滴是生命」合作,於年底舉行全港首個單車環台籌款團,共兩團,希望多些港人參加,「一團係半環台踩305公里,由台北出發,經台中、高雄、台東到墾丁等;另一團全環台踩1,000公里,我都會踩,挑戰自己」。
李達成當年為打理家業未能攻讀碩士,一直耿耿於懷,月前卻獲亞洲知識管理學院頒授院士,表揚他在單車業成就及參與慈善活動。Jason望着案頭的證書,說能一償心願實始料不及。
記者 蔡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