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荃灣昨發生罕見石油氣小巴「爆缸」事故,一部專線小巴行駛途中,疑輾過路面一條鋼鐵,反彈撞爆小巴車底的石油氣缸,導致漏出石油氣,但司機繼續行車約五公里,駛抵荃灣總站始發覺,險釀成火警及可能導致的爆炸意外。消防員接報封鎖現場戒備,擾攘逾三個小時,直至石油氣全部漏走才解封。 記者:劉柏麟
出事專線小巴96M,由青龍頭開往港鐵荃灣站,昨晨9時30分,該輛小巴滿載乘客,由青龍頭開出後,沿青山公路往荃灣方向行駛,至汀九附近時,懷疑有工程貨車跌下一條鋼鐵於路面,但小巴司機沒有察覺,駛過時將鋼鐵輾過。
該條長2呎半、闊6吋及厚2吋的鋼鐵,被輾過後彈起,插中小巴車底的石油氣缸,並將其撞穿導致漏出石油氣。不過,司機懵然不知,繼續開行往荃灣,行車約五公里抵達西樓角路多層停車場地下小巴總站,所有乘客下車後,司機聞到有石油氣味,他俯身車底查看,才知氣缸爆裂漏氣,立即報警。
車底冒蒸氣結冰柱
消防員接報到場,將小巴站約20米範圍封鎖,並且開喉戒備,消防員不時射水,冲走漏出的石油氣;其間,小巴車底有水蒸氣冒出,以及結成冰柱。直至下午1時,消防員檢查發現氣缸的石油氣全部漏走,安全下始將現場解封。小巴公司一名女職員稱,以往未試過出現同樣情況,已通知機電工程署作出跟進。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稱,小巴及的士之石油氣缸,由堅固物料製造,結構上可抵禦巨大撞擊力,因此出現爆裂及漏氣非常罕見;但對今次事故,他認為:「家彈起係尖硬嘅物件,造成壓力好大,唔排除將氣缸篤穿。」
盧又稱,氣缸漏氣如遇到火舌,將會燃燒噴出火燄,但不會搶火燒到氣缸裏面。盧假設氣缸一旦被烈火燃燒,同時安全氣閥又告失靈,不能排走石油氣,當膨脹至200倍便會產生爆炸。他說,石油氣小巴採用是液態石油氣,由高壓輸入氣缸,溢出後氣化及降至零度以下,與空氣接觸會冒出水蒸氣及結冰。
公共小型巴士總商會主席凌志強指出,現時全港4,300多部小巴中,約三分之二是石油氣小巴,氣缸均裝於車底,要每年驗車及清洗氣缸。他亦未聽聞以往有「爆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