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交易所去年10月提出收購澳洲交易所後,觸發新一輪環球交易所合併潮,市場不斷質疑港交所(388)是否可以獨善其身,不參與這個併購遊戲,港交所的態度卻相當清晰,不會為併購而併購。市場人士預期,新交所收購澳交所可能告吹,或者可以紓緩港交所的併購壓力,對港交所自身發展有利。
有利自身發展
面對新交所收購澳交所,之後德國交易所有意與紐約泛歐交易所合併,及倫敦交易所與多倫多交易所可能合併,港交所高層一直是處之泰然。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表示,任何併購、戰略性結盟必須與港交所的方向一致,而且具有戰略優勢及效益,現時沒有正在商討的合作對象。
事實上,海外交易所透過併購壯大規模,主要應付日趨普及的黑池及另類交易平台帶來的威脅。香港由於有股票印花稅,另類交易平台的交易成本無法大減,所以交易一直不活躍。
而且,港交所近年積極發展人民幣業務,並吸引更多海外大型企業來港上市,以提高港交所的吸引力,首隻人民幣股票——匯賢房託可望於本月底掛牌,港交所「自己做自己嘢」已忙得不可開交,根本無逼切性與其他交易所合併。新交所收購澳交所觸礁,可能減輕外界對港交所尋求併購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