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最低工資條例將在五月一日生效。面對即將上漲的工資,僱主各出其謀鑽法例空隙:有不少大型飲食集團上月招聘時的時薪仍低於最低工資的二十八元;有僱主則更改合約,扣減原有的飯鐘錢及休息日薪金等。種種「算死草」行徑雖然合法但不合情理,媒體、市民都忙於揭發抨擊無良僱主的行為,但始作俑者的政府呢?勞工處處長卓永興表示僱員不要強求飯鐘錢,並在最低工資指引中建議在新例下員工的月收入不應低於實施前,此外別無實質行動。
市民對於政府這種未經深思、只會佔口頭便宜的行為大概已見怪不怪。最低工資原意保障基層勞工的生計,但這些市民往往是其家庭的經濟支柱,最容易受僱主欺壓榨取。政府以尊重合約精神為理由不願意為飯鐘錢等模糊地帶立法,只籲勞資雙方協商,並表示僱員可向勞工處求助;但日日為生計奔波勞碌的基層僱員卻是最無時間、無心力、無條件透過政府與僱主周旋的一群。
政府沒有理由不了解其主動介入的需要。早前大家樂計劃扣飯鐘錢一事,最後迫令大家樂讓步,是依靠市民的口誅筆伐、罷食抗議,而不是「勞資協商」;已有前車之鑑,但政府眼見有市民需要幫助仍不伸出援手,只管以看守政府的心態辦事。如無投訴求助就不會幫助被逼迫的市民,如無激烈的訴求就不會有實質行動,凡事只想作壁上觀,不會急市民之急。
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翟紹唐最近發言,直斥政府要求基層勞工與僱主自行解決爭議是不切實際。但政府沒有行動。效法祖國「和諧至上」的港府只有當眾叛親離、民怨沸騰、市民上街抗議時才會稍作反思。這種「出爐鐵」,你說可不可悲?
梁君齊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