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亡或失蹤人數多達8,000人的岩手縣,每到一個沿岸災區,都能嗅到陣陣發臭的魚腥,都能碰見一堆堆魚屍。有名的三陸海岸多個魚市場飽受海嘯冲擊,漁業一蹶不振。香港人害怕吃到核污染海產,當地人卻連捕撈海產的能力都沒有了。
三陸海岸是世界三大魚場之一,盛產秋刀魚、三文魚,又是著名的生蠔、帶子和海帶的養殖場。三陸海岸其中一重鎮大槌町,死亡及失蹤者為數約1,600,當中很多都是漁民。主管該市避難所的佐佐木健,本身就是市政府漁業部門的官員。他說大槌町漁業歷史悠久,當地出口的三文魚在中國與香港也膾炙人口。
加州姊妹市同哀
海難中,單是死亡或失蹤的大槌町漁業部人員已有40人,佔整個部門的四成。不過佐佐木健更惆悵的是,如何讓大槌町賴以生存的漁業復元。他說:「最困難是資金問題,漁船、工場都毀於一旦,漁民損失慘重,何來資金重建魚場?政府會否協助他們呢?我也不曉得。」
54歲的佐佐木酷愛海洋,年少時,父親在海上遇溺失蹤,他常一個人眺望太平洋尋找父蹤。長大了忽發奇想,在地圖上劃一水平線,發現大槌町正好與加州的海邊小鎮布拉格堡(FortBragg)處於同一緯度,便主動接觸當地政府,結盟成姊妹城市。今次災難之後,布拉格堡民眾也發起募捐,市政府甚至下半旗致哀。
魚翅鄉失30億圓
再往南走,宮城縣「魚翅之鄉」氣仙沼同樣遭受重創。市內仍見巨型的魚翅招牌,但大部份工場已受到嚴重破壞,短期內無法復業。在當地經營冷藏魚類生意的高橋水產主管齋藤一男說,他們出口到香港、台灣等地,但海嘯把廠房、冷凍庫等設施差不多完全破壞,損失估計達30億日圓(2.7億港元),「真的不知何時復業,老闆也未談及我們的去向」。
回到首都東京,在全日本最大的水產市場築地,經營者安田保親說,來自東北的供應大減,「暫時人們還未有明顯因為擔心輻射而不敢吃海產,否則我們的生意將更加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