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四大央行各自發功 - 利世民

利字當頭:四大央行各自發功 - 利世民

猶記得3月22日,我才在這裏寫過《樓市降溫是暫時現象嗎?》一文。當時我的直覺是,無論中港,樓市的泡沫現象非常明顯,爆破只是時間的問題。前天,恒指早上見24000點,MoneyCafe在臉書上的粉絲頁,主事人還貼問:「資金真是換樓炒股?」
觀乎過去幾年的趨勢,香港受大陸資金的影響越來越深,只要大陸水頭緊張,香港無論股市樓市都很難發圍。事實上,美股在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之下屢創新高,香港卻因為大陸收緊銀根而原地踏步。所以,昨天人民銀行再度在香港的假期突然出手加息。一陣冷風吹來,說明了樓和股也許有不同的上升周期,但是要掉下來的時候,誰都抵禦不了萬有引力的法則。

通脹非大陸獨有問題

其實,現在世界四大央行,惟獨是日本將會繼續以鈔票氾濫市場。311大地震之後,日圓兌美元曾暴升至76的高位,但在不經不覺間,已回落到84的水平。另一方面,日本現在的電力供應仍不足。在未來的一段日子,尤其是冬季,部份能源的價格將因而有壓力。
當然,通脹不是大陸獨有的問題。因為能源價格帶來的連串效應,難免會繼續影響到美國的政治氣氛。尤其是美國的就業市場正在慢慢復元,更有理由相信,聯儲局會比之前更加傾向結束加大通脹預期的方針。其實,當年伯南克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宣揚InflationTargeting。按照現時的軌迹推演下去,雖然主流預測傾向相信,在QE2過後,市場將會有好一段不確定的日子,但聯儲局就算今年不加息,也沒有可能不表態。
至於歐洲,市場預期歐洲央行會加息四分一厘,答案在周四便水落石出。長遠而言,在忍受滯脹和震盪療法,歐洲央行還是要兩者二擇其一。歐洲央行加息,雖然解決不了通脹問題,但是這個行動還是啟示了未來可能發生的結局。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