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年大市埋尾雖然升幅不多,但整體投資氣氛良好,大行報告的「首予買入」均有表現,除摩根士丹利外,其他主要大行的首予買入只要肯跟肯等,便如「撳錢」般有斬獲。2011年首季,市況受中東變天影響表現較疲弱,延長交易時段未能扭轉劣勢,加上日本大地震拖累。回顧今年首季的大行報告表現,只能用「不合格」來作總結。
瑞銀短線稱王 回報5.4%
六間主要大行之中,今年首季仍以高盛最佳,短線(2天)回報雖僅有1.3%,但中線(20天)回報則仍有6.2%,但較去年中線回報近一成相比,明顯回落。要留意的是,期內錄得高盛僅有兩次首予買入的紀錄,貫徹高盛數量較少的作風。
另一大行瑞銀今年首季的表現教人眼前一亮,短線回報為5.43%,較去年回報不足1%相比大有進步,亦因此而成各大行之首;中線能維持近3%的回報,與去年相若。該行短線強勁,部份推介如鐵江現貨(1029),目標價4.66元,為當日開市價的2.8倍(鐵貨當天開市價為1.64元),引發搶貨潮,該股兩天升近一成(以推介日開市價計算),另外亦因日本地震前推介大唐新能源(1798),短線升13.5%,中線雖遇上日本核危機,但反而成為支持新能源概念的動力,仍升8.3%,成功發「災難財」。
不過,大行報告有喜亦有悲,其餘大行如摩通、瑞信、花旗及大摩,中線表現同告失陷,不升反跌,分別跌2%至3%。
大摩最差 睇錯好孩子
最差的要數大摩,承接去年中線倒跌0.67%的表現,今年首季連短線回報亦一樣沉淪,雖然大地震可能是「跌Watt」的元凶之一,但導致失敗的主因卻是「輸自己」,最大的敗筆為1月底「首予增持」好孩子(1086),推介開市價為5.42元,翌日收市已跌0.1元,至20天後更跌至4.61元,跟地震無關之餘,該行更是該股獨家全球協調人、賬簿管理人、保薦人及牽頭經辦人,可說是由大摩一手包辦。該股至上周五已經止跌回升至4.75元,但跟推介當天仍有一段距離。
至於去年短線表現最佳的瑞信,今年短線僅守住0.39%的升幅,中線則跌2.24%,開季已落筆打三更,1月初在26.8元的高位推介六福(590),20天輸12%,至上周五該股報23.5元,仍未能收復失地。至2月底推介百盛(3368)、春天百貨(331)及金鷹商貿(3308),三股中線皆跌一成,令表現未能扭轉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