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裏找音樂?

在哪裏找音樂?

多得家人影響,自小受盡流行音樂薰陶,嗜歌如命,亦愛分享,長大後繼續擴闊版圖。惜傳統媒體近年已轉型,開咪多過播歌;再者坊間資訊氾濫,想揀又分不清質素好壞。在哪裏找音樂?且慢!請來DJ黃志淙和梁德輝推介聽歌門路,中途碰巧遇上關勁松,老中青三支盲公竹啪啪作響,指點迷津!

記者:蔡俊業
攝影:王文忠、伍慶泉、譚盈傑

電台不再倚重播歌

■啟播逾三個月的亞視《Music120》在訪問當天剛好錄影第100集,播放過的MV數目近千首。

中學時代,收音機長開商業二台,當時推介音樂是大方向,豈似現在只有重複的話語聲和大笑聲?!如今三家電台用來播歌的airtime買少見少,當年主持商台王牌音樂節目《豁達音樂天空》的黃志淙也承認,電台倚重播歌的日子俱往矣。「唔同時代真係有唔同嘅溝通方法,正式physical嘅timespace去播歌係少咗,呢個係不爭嘅事實!」八九十年代電台節目推廣音樂的盛況,從他當時接收音樂資訊的途徑便能夠反映,除了商台還有無綫多個音樂節目,包括《勁歌金曲》及《激光旋律》等,「仲有聽SamJor(左永然)喺港台主持嘅《樂在其中》,佢本身係一份經典周刊叫《MusicWeek》(音樂一周)嘅主編。呢本雜誌喺七八十年代教我哋聽英國樂隊PinkFloyd同Japan,比較前衞,但都有流行嘢例如OMD、HumanLeague等等。」志淙於1986年加入商台,那時所謂「1.0」的傳統媒體影響力依然巨大,去到九十年代《豁達》啟播,幾乎播甚麼紅甚麼,成為本地接觸外語音樂的重要指標。「當時我哋係一個主力媒體去播Suede,Suede就賣到嘭嘭聲,又嘭嘭聲過嚟香港開演唱會;我哋推介Radiohead,跟住又係嘭嘭聲嚟;之後仲有TheCranberries、Nirvana,又試過飛去英國訪問DavidBowie。94年胡士托25周年都有直擊,全球全港的首播我哋都搞好多,大家當時都哺住嚟聽!」計埋當年有份主持的DJ如陳輝虹、梁兆輝、陳嘉熙,連同隨後加入的卓韻芝和Inti等,都是本地電台推廣音樂的中流砥柱。

■Eric:「就算上網搵到七萬首歌,你都會lookfor一啲人去介紹一首歌係正嘅。有人相信流行榜,有人相信DJ,佢哋係需要一個tastemaker去跟隨,電台應該要做呢樣嘢!」

■黃志淙多番強調1.0與2.0的結合才最重要:「就好似商台咁係1.0,但佢都有網上平台提供音樂享受。」

《Music120》成員

■主持戚黛黛:「有啲冷門band,我哋都會播佢嘅MV,做呢個節目我學到好多嘢。」

■主持家寶:「我熟beatbox,遲啲可能會喺節目度搵歌同大家jam吓!」

■撰搞員關勁松推介一書《RipItUpandStartAgain:Postpunk1978-1984》。

音樂台變真人騷

時代巨輪不停轉,九十年代中期起,翻版及非法下載接二連三;再者烽煙時事及財經節目相繼抬頭,為保盈利,電視台和電台兩大媒介昔日偏重音樂推廣的取向逐步減少。現為香港電台第二台主持音樂節目《騷動音樂》的梁德輝(Eric)指出,當下大眾根本不重視音樂節目,「聽眾唔會留意,因為覺得呢類節目悶,我唔承認係悶,我覺得佢哋下下都要lookfor一個punch。音樂節目講咩punch呢?我上次同一班o靚仔傾偈,佢哋話聽電台就係要笑,嘻嘻哈哈。就連電視台,你睇家MTV台做緊咩?唔係介紹音樂,而係做緊真人騷或者其他嘢。我唔覺得音樂節目有好大嘅改變,只係其他嘢已經變質,大眾唔再需要有深度嘅嘢。正因為咁,我一定要推介一個電台節目,我嘅好,梁兆輝嘅好,甚至係細蘇都好!」幫埋隔籬台宣傳咁癲?聽得出Eric心中那團火,火燄旺盛源於對本地音樂創作人的支持,也不值港人看扁本地音樂,「好多人話香港歌手唔得,其實可能只係佢哋無機會認識呢班人搞嘅音樂。例如盧凱彤首新歌《雀斑》,單係錄vocal就已經用咗一個月,錄完又改,但我哋可能只係用幾分鐘聽完,消費咗佢之後就算。但一個音樂節目真係應該畀時間等樂迷認識音樂人嘅心血,有時間我都會盡量畀佢哋講多啲,希望本地音樂得到多啲人尊重,好似Rubberband去年嘅《Connected》專輯,我畀時間佢哋介紹每一首track!」但當你眼見標榜力推本地流行及獨立音樂的商台,其音樂節目也買見少時(《不設劃位》及《組Band時間》先後於2009年停播),其他媒體想改變港人消費音樂的態度?比愚公移山更難。

■昔日音樂頻道ChannelV已改行綜藝路線。

亞視加碼音樂節目

沒想到世上還有愚公,就係亞視。這間港人眼中的「弱台」,去年底決定自製英文音樂節目《Music120》,12月首播,專播外國MV,是國際台多年來除了新聞外唯一自製節目,亦會安排在亞洲高清台播出。要追溯同類節目歷史,已經是九十年代由新城DJ郭偉安主持的《周末音樂快線》。監製周啟棠直認,四大唱片公司和無綫版稅爭拗未息造就此節目出現,但還有以下原因,「一來中文歌播放嘅渠道已有(《今夜星光燦爛》);二來有一輪外語歌熱潮停咗,近一兩年又返番嚟,好似WonderGirls、AKB48等等好多都嚟香港開concert;三來香港好多唱片都係新曲加精選,出兩首新歌又賣成百蚊,外國歌手就無呢樣嘢出現,基本上全張唱片都係新嘅,令到班後生仔情願買外國碟。」細心看過《Music120》,竟然發現撰稿員是關勁松,即是在商台開咪主持影評及音樂節目《不設劃位》、前樂隊AMK成員及資深樂評人阿松。「每集兩個鐘,一個禮拜要寫96個Tags!」他說選歌方面沒有特別取向,主要是選擇已經不多,「一集播24首歌,邊有咁多存貨?!呢個節目係播MV同時,亦希望輸出歌手、樂隊嘅資訊、故事甚至趣事,增加觀眾對音樂嘅認識,唔會好似YouTube咁樣齋睇。自從香港趨向娛樂化之後,好多人都已經唔再重視知識,畢竟音樂都係一門有趣味同可供研究嘅學問!」

■唱片公司已將宣傳陣地搬去YouTube,但阿松說齋睇MV學少好多背後知識。

七大音樂接收頻道
1.亞視《Music120》

松:「你見我寫嘅稿都知,包含好多音樂資訊。好多人都唔知咩叫PostPunk、Dubstep等唔同音樂類型,透過主持介紹,再聽埋首歌,就可以有個概念,作為一個想深入少少認識外國音樂,係一個好嘅途徑。」

2.《AmericanIdol》

淙:「我會睇StarWorld,睇《AmericanIdol》已經睇咗10年,同埋又配合真人騷,唔好理真定假,但出到嚟啲人真係得。我聽過AdamLambert唱live真係好堅!」

3.四大電台節目

淙:「雖然聽到電台播音樂好似少咗,但都係環繞住音樂嘅流行文化做核心,加咗好多消費、潮流、搞笑嘢。當然我覺得可以做多啲音樂,所以先返嚟商台做節目!」推介:《ChiChung'sClass》、《騷動音樂》、《輝遊記》、《好回家》

4.兩本音樂雜誌

看音樂雜誌是其中一種認識音樂的門路,黃志淙就推介英國音樂雜誌《Songlines》及香港的《re:spect》。

5.有心唱片店

Eric:「ZOORecords老闆陽仔會介紹唱片喺邊度嚟、咩類型,好詳盡。去多幾次,佢就會推介一啲你鍾意嘅唱片畀你聽,好貼心!」(電話:23092911)

6.心水網站

Eric:「Review深入,訪問詳盡,音樂種類多。創辦人RyanSchreiber好勁,自從Ryan寫咗一篇評論推介加拿大嘅BrokenSocialScene後,隊band就上埋《DavidLetterman》,並衍生PitchforkEffect這個新詞。」(網址: http://Pitchfork.com)


7.2.0介面

淙:「我覺得facebook已經interface咗Soundcloud、YouTube、MySpace等喺裏面!」Soundcloud是一種新興的音樂分享平台,允許使用者透過網路介面輕易且快速地傳遞、發表及下載音樂;iPhone亦有不少程式讓你接觸外國音樂,志淙推介《Gigs》,筆者則推介英國爵士電台《JazzFM》。( http://soundcloud.com、http://jazzf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