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企港撲水息口趨升年初以來 平均推高逾半厘

內企港撲水息口趨升
年初以來 平均推高逾半厘

【本報訊】中國貨幣政策今年轉向,銀行異常「水緊」,內地企業紛紛南下香港尋水源,導致本港相關借貸狂升。雖然環球利率大氣候仍屬零息環境,但由於需求拉動,內地企業實際貸款息率(港元拆息加息差計算),年初以來平均推高了半厘或以上。
記者︰劉美儀

本港銀行界相信,未來一段時間,企業信貸需求及息率仍會趨升,但計息基礎的港元拆息(H),因主要跟隨美息走勢,但年內美息無望上調,故即使企業借貸息率續升,港元拆息亦不會因此抽高。
本港銀行體系結餘保持逾1480億元龐大資金,港元隔夜拆息已長時間維持在接近零厘(0.05厘),1及3個月拆息分別低至0.2厘及0.26厘;6個月拆息亦僅0.33厘,水平無甚變化。

結餘雖充裕需求帶動利率

財資市場人士指出,即使市況轉變引發資金撤出市場,除非港滙持續偏軟於7.85的兌換保證價,金管局要不斷承接大量港元沽盤,規模大至令結餘從現時約1500億元水平,急降近九成至僅餘100億、200億元,才有足夠力度,推高隔夜拆息,再逐步拉緊有期拆息水平(1個月以上),否則結餘縮減,亦不會影響拆息的變化。
金管局半年度報告顯示,本地零售銀行對內地相關貸款總額,由去年6月底的9200億元,增至年底的11830億元,半年內增幅達28.6%,有關貸款對零售銀行總資產佔比為13.2%。去年本港使用的貸款總額,升23.6%至逾3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
星展銀行(香港)企業及機構銀行董事總經理張建生認為,企業對港元或美元貸款需求,年內將會繼續上升,借貸息率亦因需求明顯增加而推高,年初至今息差已升最少四分之一至半厘,不計議價能力高的大企業,一般中小企借貸息率平均達到拆息加2厘或以上。

銀行資金成本不單看拆息

接近零厘的拆息水平雖仍然低企,但他認為,銀行資金成本已不再單以拆息為參考,年初以來,不少同業提供顯著高於拆息水平的定存息率作為優惠,銀行積極吸納存款,正好反映資金成本上升,最少達H+0.5至0.6厘,即實際資金成本為1厘多水平,因此貸款息率要收取2厘或以上,才符合營運效益。
恒生銀行(011)總經理馮孝忠亦指出,內地收緊銀根,大量貿易融資及相關商業信貸活動,轉往本港進行,以開立一張貼現票據(美元或掉期為港元計算)為例,實際息率水平,由早前僅收數十點子,調整至目前約1厘半或更高。
他表示,港元拆息水平雖然仍徘徊低位,但因內地嚴控信貸增長,在需求帶動而非信貸風險上升因素下,本地企業借貸息率亦會被推高,去年底至今,平均息差已升半厘至1厘。
滙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同意,企業貸款需求增加,將會推高本地借貸息率,但因市場資金仍然充裕,港元拆息亦貼近美元拆息走勢,故借貸上升亦不會推高拆息。該行預期,港元拆息今年全年保持平穩狀況,年內美息上調機會不大。

業界齊指借貸息搶高

星展張建生
「企業對港元或美元貸款需求續升,借貸息率因而推高,年初至今息差已升最少四分之一至半厘,中小企借貸息率平均達拆息加2厘或以上。」

滙豐梁兆基
「企業貸款需求增加,將會推高本地借貸息率,但因市場資金仍然充裕,港元拆息亦貼近美元拆息走勢,故借貸上升亦不會推高拆息。」

恒生馮孝忠
「港元拆息水平雖然仍於低位徘徊,但因內地嚴控信貸增長,在需求帶動而非信貸風險上升因素下,本地企業借貸息率亦會被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