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民生通脹,是用重典時候。中國總理溫家寶去年底揚言,政府不會讓通脹失控。過去數月,多個中央部門以打招呼形式請企業「顧大局」,不要加價,結果是企業仍然「自掃門前雪」。企業唔畀面,發改委再出招,急約見直接影響民生的食品企業,那管他們是外企與內企,或是國企與民企,齊來預警,請順大勢,否則受罰。
發改委發威,康師傅(322)與聯合利華於上周四緊急煞停加價計劃。發改委氣勢在,但成效有待觀察。以控制食品價格為例,蒙牛乳業(2319)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吳景水上周五在港見記者時,說漏了嘴,透露中央去年底已開始要求一些食品企業暫緩加價,某些價格干預措施可說已推出。
康師傅不加麪價卻加餅乾價
中央低調伸出干預之手,未有嚇怕企業,有企業馬上變陣,以「前後腳」方式變相加價,就在政府部門來不及拿證據指企業串通漲價、哄抬物價前出手。
內地傳媒已大幅報道在3月底到4月初,寶潔、聯合利華、立白、納愛斯四大品牌將對洗衣粉、洗衣液等洗滌類日用品集體漲價的消息,更令多個城市的超級市場出現洗衣粉斷市現象。
發改委面對市民不理性瘋購日用品,約談企業高管此招似作用不大,發改委惟有再派調查組赴全國各地,調查日用品及即食麪等企業漲價情況。
發改委懂得變陣,企業亦然。康師傅答允收回即食麪加價,但內地《荊楚網》報道,上周五,康師傅牌子餅乾的價格從當天起全部漲了。在武昌區東一路一家副食店,女店主透露,該店所售的康師傅3+2梳打夾心餅乾售價,已從之前的3.5元(人民幣.下同)加價至4.5元。
不配合遏樓價住建部將問責
好一場官商攻防戰,不過,類似情景不但在食品、日用品市場上常見;另一繫民生的樓市,財力雄厚的發展商對溫總控樓價承諾,只願以象徵降價作回應,有內房老闆更暫緩買地,等地方政府降地價始再入市。內房老闆漠視政策,就是絕大部份城市依然依靠買地收入,地方官在執行政策時嘆慢板不為奇。
因此,在通脹之年,中央冀涉民生的企業「要識大體、顧大局」,也許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中央倒不如先狠狠地來個自我整頓。上周六,住建部明言將對尚未公佈房價調控目標的49個城市問責。若住建部此刻對不配合中央的城市來個重典處分,震懾力比打溫情牌來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