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擬印度本地註冊採全資附屬方式 鋪路拓分行

滙豐擬印度本地註冊
採全資附屬方式 鋪路拓分行

【Interview專訪】中國及印度市場是滙豐控股(005)未來增長的兩大引擎,後者稅前盈利貢獻的佔比,一直在亞太區僅次於香港及中國。滙豐銀行印度行政總裁StuartDavis(戴偉世)接受訪問時透露,印度央行(RBI)年初公佈外資行本地註冊諮詢文件後,滙豐上月初,向當局表達有興趣在當地註冊的初步意向,稍後將進一步商討。
記者:劉美儀

戴偉世相信,滙豐若獲准以全資附屬公司形式在當地註冊,日後在業務多元化及分行網點的拓展上,可受惠於國民待遇資格而獲得更彈性安排。滙豐早在07年,按法規容許,在中國進行本地註冊。

成功註冊享稅務優惠

現時滙豐在印度共設有50間分行,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商業及零售銀行資產的交易,正待監管機構審批。若獲批准,有望在當地額外增加約22間分行,他有信心,交易可如期在今年下半年完成。
戴偉世亦表示,按目前RBI規定,外資行每年平均只批准增設1至2間分行,要在一線城市申設網點非常困難。若滙豐獲准本地註冊,預料日後申設分行獲較寬鬆安排,短期內亦可享受稅務優惠。不過,另一方面滙豐亦要履行一定義務,如本地註冊公司約10%的資產,須投放於村鎮(rural)的信貸業務上,此舉將為滙豐帶來一些挑戰。
滙豐是印度最大外資行之一,對未來增長速度表現,他拒絕預測,只表示環顧競爭對手,過去數年均能保持逾兩成的年度複合增長率(CAGR)計算,考慮到印度是中國以外增長最快的市場,該行作為當地市場領先者,「看不到滙豐表現會遜於對手的可能」,間接暗示業務增長應不少於市場平均水平。
受惠於個人理財及商業銀行減值支出下降,去年滙豐印度稅前盈利飆升81.6%至6.79億美元,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在公佈2010年全年業績後表示,期望印度稅前盈利可盡快達到10億美元的目標,對集團盈利貢獻佔比,逐步由第7位升至第5位。

自營增長成核心策略

被問及何時實現10億美元盈利目標,戴偉世沒透露時間表,但重申滙豐在印度長遠發展藍圖中,盈利達到10億美元只是其中一個分站指標,該行要爭取全方位領先市場,發揮競爭優勢。
展望未來,他估計,RBS交易後,無論是參股銀行或購買資產組合,印度能夠提供的機會非常有限,因此自營增長將會是未來核心策略,印度經濟可望保持每年最少8%的強勁增長,他相信倚賴自營業務,已足夠帶來可觀增長。
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是滙豐印度的盈利來源支柱,他指印度財資交易是繼倫敦及香港後,集團盈利第3高交易室,但法規所限,目前集中由貿易拉動以印度盧布為主外滙交易,若獲准人民幣兌盧布交易,滙豐將有興趣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