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宅男女:養寵物不是消費 名種與否愛到底

家宅男女:養寵物不是消費 名種與否愛到底

眼前的柳俊江(Ryan)一如以往穿上西裝、言談有禮,而不同的卻是身處的工作環境已由TVB換上愛護動物協會,話題離不開保護動物,但最大分別莫過於往時板着臉的他採訪別人,現在已面帶笑容接受訪問。

記者︰蘇麗珊
部份攝影︰王文忠

內地宣揚保護動物

從網路上搜尋「柳俊江」三字,你會找到很多關於他離職後炮轟無綫新聞部的報道,但由記者轉行為愛護動物協會中國外展事務總監的真正原因又是甚麼﹖「離職有好幾個原因,因自覺發揮不單止如此,所以感覺有點不舒服,而且又想試試自己的能力,做一些真正為社會的工作。」Ryan便恃着5、6年採訪大陸新聞的經驗及人脈,開始了這新工作。「內地對愛護動物的看法是兩極化,好像對待熊貓,他們有政策保護,可想而知內地是有條件去做到的,但相反,對於野味等卻沒法例監管,做法很殘忍。」而Ryan的角色就是在內地進行教育工作︰「我們在廈門等地印製一些關於保護動物的書籍,免費派給中小學生作課本,教育小朋友保護動物的訊息。」Ryan說內地實行一孩政策,所以小朋友的看法很影響家中的長輩,故這計劃稱之為「小手牽大手」。「希望做到當小朋友看到大人吃狗肉時,便會告訴長輩這是殘忍行為,並勸他們不要這樣做。」

■Ryan與愛犬Bosco的生活點滴。

只能從教育開始

Ryan自言在內地推廣教育工作只是小角色,他最希望虐待動物問題能真正解決﹗「愛護動物協會在06年已開始申請成為內地的慈善團體,但要透過政府部門掛靠、文政部審批等,到現在還未成事,每一步都舉步維艱。」因此,他暫時只能從教育工作入手。另一邊廂,早前內地熊膽事件鬧得熱烘烘,亞洲動物基金則捐出150萬拯救黑熊,而愛護動物協會卻好像沒有行動,何解﹖「我們未能在內地成為慈善團體,所以做的行動有限,而我也很開心看到國際愛護動物組織能幫助整件事。」但內地人並非人人都虐待動物。「早前收內地朋友的電郵,他看到港人為熊膽企業上市而遊行,內地朋友都很雀躍,他很欣賞港人的主動。」但山高皇帝遠,要透過輿論壓力來正視問題又豈是易事。

■Ryan笑言選領養那隻狗,就像《阿凡達》選那隻雀仔一樣,需要眼神接觸。

不一定是人道毀滅

跟Ryan說起他的工作機構,原來他對這裏曾有謬誤。「以前一直以為沒有人領養的狗隻最後的路都是人道毀滅,但原來不是這樣。只有某些狗病到不能吃,我們不想牠長期捱苦,才會選擇讓牠安樂死。」Ryan指等待領養的狗隻都是很健康,而且沒有攻擊性,所以別再誤解人道毀滅一事。小記跟Ryan走了領養部一圈,發覺被遺棄的狗隻也有名種,而且身體毫無殘缺。「很多人搬了屋,新屋不能養狗,便會遺棄牠,所以我們每個中心的領養部都是全院滿座。而消費主義的港人會用名種與否來衡量小動物,我覺得這是不正確的,養動物最需要是愛。」正考慮飼養動物的你,真的要諗一諗,是不是會一直愛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