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窩輪條例罔顧散戶利益 - 沈振盈

實戰理論:窩輪條例罔顧散戶利益 - 沈振盈

高盛窩輪事件發生了數日,香港交易所(388)似乎仍未能給予公眾一個交代。高盛一再強調此乃技術上的錯誤,只要在上市文件改一改便無問題。港交所給筆者的感覺,似乎是默認了高盛有權作出此等修改。
高盛的策略很簡單,希望條例上的漏洞去自圓其說,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博受損失的投資者無財力去作訴訟。
為何港交所三緘其口?原因很簡單,就是當年推行的備兌窩輪新例太多漏洞,以輪商的利益為主,罔顧小投資者的利益。
自推出新例之後,散戶對窩輪的投訴大幅增加,當中當然有涉及到新例上的不公平。今次高盛執住條例中發行商有權對條例作出更改的漏洞,便可罔顧法律文件的合約精神,港交所也不敢出一句聲。

行外人管內行人

整件事的根本問題,其實是在交易所管理層的專業性,以行外人管內行人,自然錯漏百出。而且,在訂立一些制度條例之時,從沒有以小投資者的利益出發,自然會錯漏百出。
在現時的窩輪條例之下,輪商的空間及彈性實在太大,你話有乜辦法香港不成全球最大的輪場,越來越多輪商來搵食。
在邁向國際金融中心的大前提下,香港的散戶自然要讓路,奉獻個人的利益,送錢被人賺吧!
當日的競價時段,今日的上市文件隨時改事件,全部都顯示出港交所的無知及無能,到了出問題後才後知後覺。延長交易時段將會是另外一個炸彈,此措施利多?弊多?根本不用拗,係人都知。將來再延長直至達成當年鄺其志年代的24小時交易目標,到時大家就等住有好戲睇啦!媚外排內,妄自菲薄,到最終見到棺材才懂得流淚。
沈振盈
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