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毒奶餘波 審核廠家拒公佈名單45%奶品廠面臨除牌

內地毒奶餘波 審核廠家拒公佈名單
45%奶品廠面臨除牌

內地當局從去年底開始,對全國奶製品廠重新審核發牌,至上月底審核工作結束,全國1,176家奶品廠有426家未通過審核,另有107家停產整頓。換言之,未通過審核及停產逾45%,但當局拒公佈廠家名單。輿論質疑當局做法治標不治本;更有網民稱對國產品牌已完全失望,「再怎麼弄也不會選國產奶粉」。

可致腎結石的三聚氰胺奶粉、用皮革廢料提煉的「皮革奶」……一宗又一宗令人聞之失色的毒奶事件,令內地奶製品名聲掃地,更令政府監管部門威望全無。為重拾民眾信心,在國務院直接指令下,去年9月開始,國家工信部、發改委、質檢總局等部委牽頭,浩浩蕩蕩地對全國乳品企業進行清理及生產許可證重核工作。

廣東51廠商僅26家通過

昨日上午,國家質檢總局在北京召開記者會,宣佈有關工作至上月底已全部結束,透露全國1,176家乳製品廠中,有643家通過許可重審,其中嬰幼兒配方乳粉廠114家;有107家企業停產整改,有426家企業未通過審核。換言之,停產及未通過審核廠佔全國奶製品廠逾45%。當局表示,未通過審核和停產整改的廠家,一律停止生產乳製品。
令人不解的是,當局公佈通過審核的名單,卻拒不公佈被停產整頓以及未通過審核的廠家名單,更不提及這些面臨除牌的廠家,涉及那些奶製品品牌,令外界大感茫然。內地奶業專家指,估計此波整頓,會有兩到三成奶品廠被淘汰。
部份省區質檢局自行披露當地整頓情況,例如浙江原有35家奶品廠,僅19家過關;廈門有6家奶品廠僅兩家過關;青島半數要停產;廣東51家奶品廠通過僅26家;北京35家奶品廠通過26家。但各地仍拒公佈未通過審核的廠家名單。

「怎麼弄也不會選國產奶粉」

當局昨日公佈整頓奶業結果,卻未能贏得輿論和消費者歡心。有輿論指,不法廠商生產毒奶品荼毒民眾,不是因為沒有監管,而是整個中國社會已道德墮落,利慾薰心;地方監管當局更因利益關係,甚至與不法商家合流同污。有網民更指,對國產奶製品已信心全失,「你就是再怎麼弄,我也不會給寶寶選國產奶粉」。
新華網/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