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士的毒水案 警循三線調查

哥士的毒水案 警循三線調查

【本報訊】警方正與衞生部門調查印傭飲用含有俗稱「哥士的」的氫氧化鈉樽裝蒸餾水案件。據悉,警方現正循多方面調查,包括事主與傭工關係、有關樽裝水供應商的生產線,以及售賣肇事樽裝水的油站等。但事主強調與外傭及司機關係良好,無任何過節。
24歲印傭Siti上周六(3月26日)飲用僱主陳先生提供的未開封維他430毫升樽裝水,未料水內含有「哥士的」,導致Siti喉嚨及食道受傷嘔血,需留院兩日。衞生署昨表示,肇事樽裝水化驗樣本的酸鹼值為13.05(鹼性最高為14)。
警方現正循多方面調查案件,消息稱,除供應商維他奶的生產線是否出問題外,由於犯案手法與一般傭工「整蠱」僱主手法類同,所以案中僱主與傭工關係是其中一個調查方向。另一重點是肇事馬鞍山蜆殼油站。據悉,負責到油站購買有問題樽裝水的司機向警方表示,當日油站職員並非從油站便利店取出該箱樽裝水,而是從便利店外的油泵附近取來,而且紙箱膠紙並無妥善貼好。
警方發言人稱,案件列作求警調查,暫未有人被捕,現交由沙田警區重案組調查。警方前日已到有關油站撿走部份樽裝水,初步調查顯示事主飲用的樽裝水並未過期。
印傭僱主陳先生昨表示,一向與外傭及司機關係良好,沒有過節,他更稱讚司機老實體貼,不相信他們與事件有關,「我諗唔到動機同有啲乜嘢人會咁做」。懷有身孕的陳太則感幸運,「幸好我冇飲嗰支水,如果唔係後果不堪設想,家個工人冇事總算不幸中之大幸」。

印傭Siti上周六喝了含「哥士的」的樽裝水後受傷入院,其僱主當日傍晚曾向警方報警,但不獲受理。

蜆殼油站停賣樽裝水

維他奶公司稱目前正深入調查事件,未能作進一步評論,該公司經檢測存倉樣本和生產紀錄,均顯示有關產品品質及味道正常,當日的生產線運作也正常。香港蜆殼公司表示,正向供應商了解事件,其全線油站已暫時收起所有維他樽裝水,並建議有疑問的客戶向供應商查詢。
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指,氫氧化鈉多用於工業用途,屬強鹼物質。人體若接觸到氫氧化鈉,肌肉表面油脂會被侵蝕,造成黏膜受損及發炎出血。他指清水混和氫氧化鈉入口會有苦澀味。

陳先生的司機2月11日從蜆殼油站購入哥士的蒸餾水後,一直將整箱水放在陳先生的車上。謝榮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