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核輻射擴散 要求提供證明書日醫院拒收福島災民

恐核輻射擴散 要求提供證明書
日醫院拒收福島災民

同樣是核電廠,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與宮城縣女川核電廠對災民的影響,卻是天淵之別。前者洩漏輻射,附近數以萬計居民視它如洪水猛獸般可怕,醫療機構和避難中心擔心他們擴散輻射,都將災民拒諸門外,令災民備受歧視;後者卻是附近一片頹垣敗瓦下,災民最安全的避難所。

福島第一核電廠輻射洩漏逾兩周,仍未有解決迹象,現在不少人聞福島色變,住在福島核電廠附近城鎮的災民,不論是否接觸過輻射,都受到歧視。醫院和避難中心都要求他們提供證明書,證明他們沒有接觸過輻射,才會批准他們入內求診和居住。

福島縣官員抽取泥土樣本化驗,檢測有否遭輻射污染。美聯社

日本自衞隊員在宮城縣一個避難中心彈琴表演,為災民帶來一點娛樂。美聯社

英國醫療專家斥歧視

福島市岡村孝之一家住在距離福島核電廠29公里外,大地震和海嘯後入住當地避難中心。他的8歲大女兒因為皮膚出疹,到福島市一間診所求醫,但被診所拒諸門外。他無奈地說:「被迫住在避難中心已夠我們憂慮,診所拒絕治療我的女兒,令我們非常震驚。」
醫療專家都譴責這種歧視行動。有份向日本政府就衞生事務提供意見的英國血液學家蓋爾(RobertGale)說:「這是出於憂慮有人會傷害你的條件反射。若有人外在受核輻射污染,例如鞋子或衣物,只需要求他們先脫掉受污染衣服鞋物的預防措施,就可以讓他們進入醫院。這些措施都很容易辦,但很可惜,我對發生這樣的事不感到意外。」

福島縣避難中心工作人員,替災民檢測輻射。路透社

女川核電廠成避難所

這樣的歧視在二戰後同樣發生過在廣島和長崎原爆倖存者身上。當時他們不論租屋住、求職,甚至找結婚對象都遇困難,周遭的人都怕他們會傳染輻射。蓋爾指,65年前,人們對輻射的影響了解不深,但到了今時今日仍然對那些災民有歧見是「完全失去理性」。
另一邊廂,位於福島核電廠東南面121公里的宮城縣女川町,居民就視女川核電廠為天堂。63歲災民齊藤光子,住所被海嘯夷平,現時在核電廠內的員工體育館內暫住。她說:「在這裏很開心,所有人都很感激電力公司。這裏很乾淨,有電,有乾淨的廁所用。」
這樣的災後生活,跟其他避難中心提供的設施,簡直是差天共地。女川町大部份地方仍被灰塵覆蓋,食水或手機服務中斷,只有數戶仍有電力供應。核電廠內避難中心不但有電,災民更可打電話與外界接觸。核電廠發言人說:「公眾一般不准入內,但在如此環境下,我們覺得應該這樣做。」核電廠在今次災難只有輕微損毀。
員工體育館有兩個籃球場般大,災後最多住過360人,現在仍有240人棲身。由於沿海道路損毀,核電廠特別安排直升機由仙台市運送食水給災民。29歲災民安倍達也跟妻子和3歲女兒仍在核電廠內暫住,他說:「這裏頗寬敞,人們都只是隨意躺着、放鬆着。不時都會發生餘震,但這裏很安全。」
英國《每日電訊報》/《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