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童家長促增特殊學額

自閉童家長促增特殊學額

【本報訊】3歲前是治療自閉症的黃金時期,然而一項調查發現,自閉症患者平均2.6歲才確診,但特殊幼兒中心學位供不應求,輪候時間動輒逾一年,令治療效果事倍功半。有自閉症兒童家長促請政府增加特殊學位,縮短輪候時間。
邁步兒童發展中心今年1至3月訪問了111名8歲以下的自閉症兒童家長,發現受訪家長平均延誤10個月才為子女尋求自閉症評估,平均確診年齡為2.6歲。

等學位錯過治療黃金期

中心臨床心理學家朱嘉麗表示,全港特殊學位僅得6,000個,服務對象涵蓋自閉症、智障及聽障等具不同學習障礙的兒童,故學位長期供不應求。調查發現77%自閉症兒童未能成功輪候學位,已獲派學位的平均苦等了13.5個月,輪候時間較去年增加逾四成。
潘太的兒子現年7歲,3.7歲時才確診,「佢唔望人,唔埋堆,唔問問題,但我之前都唔知自閉症係乜」。潘太不介意每天帶兒子由深水埗跨區到灣仔上學,也要輪候近一年才獲派特殊幼兒中心學位。兒子雖在學位輪候期間接受私人治療,但由於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期,「一至兩年先見到有進步」。

潘太(左)及冼女士(右)的兒子同患自閉症,促請政府增加特殊學位,縮短輪候時間。

過來人促提供過渡治療

冼女士的兒子則較幸運,因及早確診並接受治療,現已轉讀主流幼稚園。她說知道輪候學位需時,當年不惜每月花逾萬元讓兒子接受私人治療,短短半年已見成效,「以前一日喊6至7個鐘,但『呀』都唔叫一聲,治療後識得叫媽媽,講單字」。二人以過來人身份,促請政府增加特殊學位,縮短輪候時間,並在輪候期間提供過渡治療,如物理治療或言語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