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電話陷阱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電話陷阱 - 李兆波

有關電訊商的投訴與日俱增,反映這個行業陷阱重重。朋友的手機有海外漫遊服務,所以身處海外也可以用手機致電回港,按「+852」加電話號碼,或按一組預定的編號再按香港的電話號碼。
不過,情況是當事人在香港,有朋友自遠方致電。到後來,當事人在外地時,用回覆的方式打出該電話,而且談了很久,便需付出昂貴的通話費。由於當事人是利用自動轉賬繳費,想追回已付電話費的難度甚高。
其實朋友已要求中止漫遊服務,但不知何故,那網絡供應商沒有中止。事件中可吸取教訓有三:一是不要使用回覆的功能打長途電話,要用自己撥打的方法,令自己知正用哪個供應商的服務。二是沒有需要,不要在手機中加入漫遊。三是不要用自動轉賬形式繳付電話費。

自動轉賬如中門大開

電費、水費、煤氣費可以考慮以自動轉賬方式付費,但電話費則萬萬不可。有關電訊服務的投訴無日無之,既然如此,你用自動轉賬便是中門大開,任人魚肉。就算是你得直,也要花很多時間追討。沒有自動轉賬,權在你手,如果被濫收費用,大可轉台。
八達通的情況也是一樣,我沒有自動增值的功能,反正增值所花時間不多,在便利店購買飲品時,一起增值便可。自動增值也是中門大開,只要多一重關卡,便不會那麼容易流失金錢。
我的手機有漫遊,是使用打一組預定編號的那種。我不採用自動轉賬,收到月結單後才在網上用信用卡付款,用盡信貸期。市場上有不少「著名」的電訊供應商,它們不是以服務取勝,而是以蠱惑見稱。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mailto:simonsple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