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透露,金管局決定放寬本地銀行人民幣持倉計算標準,變相令銀行可處理更多人民幣貿易結算、平盤活動量,進一步活化本地人民幣市場發展。
去年底金管局推出一系列優化人民幣貿易業務的措施,在風險管理上,更為銀行的人民幣持倉淨額(長或短倉)釐訂上限不可超過其資產或負債總額的10%。不過,自計劃實施至今短短數月,已有銀行超標。故該局昨透過電郵向業界發出通知,放寬持倉計算標準,讓銀行不會因超過上限而影響業務運作。個別已超標銀行,該局亦可提供彈性安排。
放鬆措施共有4部份,包括(1)除原來以資產或負債總額為上限基礎外,只要銀行實質持倉淨額低於5000萬元,即使超過10%水平亦可,(2)剔出非在本港離岸市場發生的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不計入限額內,(3)人民幣債券市場莊家,因坐盤需要可獲豁免相等於發行額15%金額,不計入持倉淨額內,(4)扣除因貿易結算需要而涉及的掉期或遠期交易額,不計入限額內。
人民幣連續3日創新高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就人民幣持倉額上限,該局一直有與業界商量,如何落實執行優化安排,釐清計算準則後,有利於推動市場運作更暢順。金管局敦促個別同業若有執行上困難,可與該局溝通,局方會視乎個別情況,作出彈性過渡安排。
另外,人民幣滙率連續第3日創新高,昨收報6.5479,較前日微升6點子,境內外滙交易中心,亦首日開展人民幣兌美元期權合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