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窩輪停牌事件,主要源於高盛計算合約價值時出錯,在折算日圓兌回港元價值時,用錯計算符號,錯誤地將除數變為乘數(見表),導致窩輪價值被大幅倍大。嘗試用下列兩個例子,讓大家了解今次擺烏龍成因。
合約折算港元 除數變乘數
以德銀日經輪10035為例,按德銀提供計算方程式,這隻輪在計算現金結算金額主要涉及兩個程序,首先是將經整理後得出的合約份數,乘以窩輪的內在值,從而得出合約的現金價值。不過,由於日經指數合約本身是以日圓計價,故仍需要將合約價值兌換回港元,才真確反映購輪的價值。
由於日圓兌港元的滙率小於1,因此計算窩輪價值時,是要將合約價值除以每1港元兌多少日圓的滙率才正確(昨日每1港元兌10.6日圓),但高盛今次擺烏龍,錯誤地在條款中將合約價值乘以港元兌日圓的滙率,結果令除10變為乘10,令窩輪價值理論上被倍大約100倍。
相反,若窩輪合約本身涉及的合約貨幣,其兌港元的滙率高於1,計算方程式便有所不同。例如,7月12日到期的德銀蘋果輪10033,在計算合約真實港元價值時,便須將合約價值再乘以7.8(即美元兌港元滙率)。因此專家指今次出錯,負責全在發行商,事關滙率並非「只除不能乘」。
高盛四隻窩輪計價算式
上市文件算式
(收市水平-行使水平)X指數貨幣金額X滙率
昨日修改算式
(收市水平-行使水平)X指數貨幣金額÷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