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重壓 成焦點體壇虎子等上位

負重壓 成焦點
體壇虎子等上位

【SportsSurprise】家底豐厚的「富二代」獲父母護蔭成功機會高,但體壇是英雄地,懶理你是名將之後,想站穩陣腳還得看成績、講實力。如今體壇不少「虎子」嶄露頭角,未獲成就已成傳媒追訪對象,究竟對其未來之路,是利?是弊?

法國球王施丹的「施丹轉身」絕技,隨着其於06世盃後光榮退休而成絕響。不過,現擔任西甲皇家馬德里顧問的施丹,在離開綠茵場後,依然成為追訪對象,令傳媒更感興趣的,是其16歲長子費南迪斯(EnzoZidaneFernandez)。

兒子不想背負施丹名字

縱使費南迪斯現僅效皇馬青年軍,未成為一隊球員,但是傳媒以「施丹之子」炒作他的球技神乎其技,壓力不少,令他寧願選擇母親姓氏費南迪斯作球衣背後名字,亦不願印上具有神聖地位的「Zidane」;而且費南迪斯正考慮棄法國、為西班牙國家隊效力,可見無形的壓力,似乎嚇怕了他,對其未來足壇之路,是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小夏達威:是一個好經驗

至於籃壇「二代」中較具名氣的,近期應為熱火名將添夏達威的兒子小夏達威(TimHardawayJr)。添夏達威的「KillerCrossover」技驚四座,其子現時則為密茲根大學籃球隊隊員。
6呎5吋的小夏達威笑稱,名將之後不易為,只是有利亦有弊,能令他極速成長及有較強的抗壓能力:「父親是出色的NBA球星,確實會有壓力,因為有人會惡意說你的球技差,就像垃圾一樣;但無建設性的批評我不會理會,總括來說我認為有助增加抗壓能力,是一個很好的經驗。」
事實上,體壇「第2代」想成功,未必一定要追隨父母的專項;如網壇名將蘭度(IvanLendl)的兩名女兒Isabelle及Marika,她們便選擇向興趣較大的高爾夫球之路進發,且已薄有名氣。

添夏達威父子

要將壓力變動力

香港體育學院高級運動心理副主任鄭金枝也表示,「無形的壓力」令名將之後比普通選手更難成名。
鄭金枝說:「父母是名將的話,作為子女都會承受一種無形壓力;父母方面一定不想兒子失威,社會亦期望名將之後亦能有父母的成就。如果能克服這種壓力,覺得父母都做得到,自己也一樣可以做到,這種情況就是成功將壓力變成動力,但不是個個都能做到。」

蘭度父女

布卡父子

招積仔未定前路

本地足球壇不乏名將之後,李健和大仔李嘉華(14歲)與曾偉忠孻仔曾梓軒(15歲、圖),現同為東方青年軍,兩人均無懼父親名氣,只嫌父親太忙未能抽空親自教授球技。會否子承父業?這兩位小將坦言,目前最想讀好書,盡量兩邊兼顧。至於「招積」談到對孻仔梓軒的期望,則說:「隨緣啦,他年紀還細,又要兼顧讀書!」他又稱,當上教練後忙於教導別人的孩子,反而沒時間教自己的兒子。入選香港少年隊、現讀拔萃男書院中四的曾梓軒則認為,球員生涯短暫,希望先讀好書,考上大學後再打算;最想入讀的科目當然不離他的興趣:體育科學。

公牛諾亞「子承父業」

真正「子承父業」而在體壇上獲得佳績的例子確實不多,只是亦有體壇「第2代」在父親引導下成材。如今NBA的公牛中鋒諾亞,自小在網壇名將父親老諾亞(YannickNoah)訓練下,成為NBA新一代球星;F1車壇亦有成功例子,平治車隊德國車手羅斯保,在10歲時由82年F1車手總冠軍父親Keke帶往參戰高卡車,繼而勇闖F1車壇,上季總排名還較「車神」舒密加高,與紅牛的維特爾成為新世代德國F1車手代表人物。

老竇做教練壓力大

有威水父親,對初出茅廬的「虎子」來說已不易應付,如果父親更身兼教練,壓力更大。格拉斯哥流浪的斯洛伐克中場華迪美韋斯,父親正是國家隊教練;華迪美韋斯20歲已入選斯洛伐克的南非世盃大軍,連同16強對荷蘭,4戰3場擔正,難免被批評有「裙帶關係」。華迪美韋斯說:「在國家隊,我要比其他球員更努力,要證明給隊友看,我入選並非因父親及爺爺的關係。」韋斯家族一門三傑,老韋斯是前捷克國腳、兒子韋斯是現任斯國教練,華迪美韋斯則是斯國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