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身邊的物件總易被遺忘,有否想過每天坐着的一張凳亦能代表了人生?香港著名設計師劉小康(FreemanLau)就給我們天天相對的凳,賦予了不同的生命力,甚至以之表現歷史與政治,讓人思考人與物件的關係。
記者:張文蕙
部份攝影:陳陶鈞
以歷史為創作靈感
從1985年起,劉小康便開始以椅子作創作元素。而他印象最深刻作品,則多是和重大歷史事件有關。「例如八五年,《中英聯合聲明》生效,香港步入了回歸前的過渡期,當年港人引發了一場移民潮,那一年政府又第一次舉行了臨時立法會選舉,代議政制開始了。那時的港人對自我身份開始焦慮。所以當時為戲劇《我係香港人》創作的海報內,我就通過一張半中半英的椅子,表現當時的無奈與不安。」自這張椅子後,他便和椅子結了不解之緣,12年後香港回歸,他首尾呼應地將當時的半中半英椅化作完全的中式。「中國不斷強大,香港人其實有點恐懼,又因此而得益,但舊制度廢棄後,新制度還未得到他們的信任,人們還是覺得很不明朗,所以當時創作了椅子藝術《位置的尋求》,我從97前的政府機構借來椅子,錯亂地搭起來,表現當時人們內心一片混亂、不安的氣息。」給椅子賦予歷史意義的確有趣,不過Freeman又為何多年只用椅子作創作元素,而非其他家具?「其實椅子可作為一種象徵,例如人的權力、慾望、於各個空間的位置、還有與身邊人的高低、排列,例如你在公司,坐在甚麼位,地位都有高低,有些人很努力想爬上高層位,有些人或者安於現狀。在家裏,那張安樂椅,可能是嬤嬤專用座,這也是輩份的表現。」他又笑說,有時候椅子展覽時會讓大眾自由坐坐他的作品,有些人不知如何坐,或不小心歪倒,這都讓他想起,其實人有時候被權力慾望戲弄了也不自知,以為自己是主動,有時卻被「物」反客為主。
功能為重
作為一位商業設計師,當然亦要顧及椅子對用家的實際需要。香港人家居一般不太大,可能沒有位置購買大型的大椅子,可以怎辦?Freeman表示,這時就須注意椅子的功能,例如他剛出來工作時,自己的家其實是一個「蝸居」,但也有一張很大的沙發床,正因為他認為回家休息、看電視很重要,所以寧願其他家具少一點也沒問題。兒時好喜歡坐木馬,那時就覺得家人做給他的木馬是天下最舒適的「凳」。所以選擇椅子時應先問自己最喜歡做甚麼,這樣無論在多有限的空間,也可找到合自己要求的一張椅,就像他如今很喜歡吃住家菜,所以家裏也設計了一個亮麗的openkitchen,Freeman笑說雖然他自己不多煮食,但也希望給予妻子一個舒適的地方大展所長,順道也善待自己的肚皮。不過Freeman強調:「設計椅子,除了很基本地讓用家坐得舒服,但我仍然認為座椅需回歸到給人的啟發。享受當然需要,但若椅子能給用家的生活加入啟發,就更有靈魂了。」
新婚送「連椅」
Freeman指一直沒有特意為送禮而製作椅子,不過就有將從前創作的特色作品送給新婚朋友。「我曾經做過一些寓意兩性關係的凳,可以雙扣一起,亦可以拆開坐,我當時告訴他們,離婚時大可一人拿一張走,哈哈!」事實Freeman的創作不只限於宏大的歷史意義,更會探索兩性間的感性面目。透過連椅位處何地的狀態,亦能表現出當時人的階段,親密、離婚,都由椅子標誌着。既然如此,創作小童階段或老人的凳時,他又會着重哪點?「兒童正處於一個愛玩的年紀,設計他們的座椅的話,我會較在意其遊玩的性質,而我也想加一點給小朋友啟發性的元素在內,讓他們享受遊戲之餘,也有得着。」至於給長者的座椅,他認為這是一張需要長期使用的座椅,退休的人坐在凳上的時間較長,他現正研究一張透過人體工學,能延直腰骨的座椅,若果有種物料,能透過皮膚去幫助人類行氣活血的更好,可惜還未找到。他笑說正積極尋找有關資料,因為他自己亦有這個需要了。
香港藝術館於5月26日起將有Freeman的作品展出,另外他最近和馬來西亞名牌ROYALSELANGOR合作設計了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作元素精品家具,你大可據為己有。
查詢:29949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