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柏金遜症17年的阿嫻(59歲),曾因手腳嚴重震顫,失去自理能力,過着身不由己的生活。04年在善長捐款協助下,她接受手術在體內植入抑制震顫的電極儀器,才可重過常人生活。惟儀器使用了七年,電池即將耗盡,更換費至少11.5萬元,她無力支付,擔心隨時被打回原形,墮入黑暗歲月。
阿嫻外表與常人無異,只是行動略為緩慢,原來她四肢能活動自如,全靠體內一部電極儀器抑制身體震顫。
四肢失控病況可怕
阿嫻於94年患上柏金遜病,腦部神經系統受損,手腳如脫韁野馬不受大腦支配,「我試過過馬路跌倒,兩個膝頭損晒,好危險;喺屋企倒杯水飲,突然嘭一聲撻低,成隻杯飛咗去」。當時她每天要服食5種藥物控制病情,副作用影響無法正常分泌口水與眼水,健康不斷轉差,苦不堪言。
阿嫻原在保險公司任職行政人員,病發兩年後被迫辭掉工作,最大打擊是丈夫也離她而去,這十多年來她與兒子Gary相依為命,其間曾靠綜援金過活。
04年因阿嫻的震顫加劇,服藥也無法控制病情,醫生建議她在左腦及左肩胸口上側,植入一部電極儀器。當年她因無法支付購買儀器的16萬元費用,經本報報道其苦況,獲讀者捐款24萬元,購得此部儀器,她接受手術後震顫情況明顯改善。餘下約8萬元善款則撥入蘋果基金「醫療專戶」援助其他有需要病者。
換儀器需費11.5萬
本月初阿嫻到伊利沙伯醫院覆診,醫生發現電極儀器老化,預計可維持約3個月,建議她購買一部11.5萬元的儀器替換,若選擇另一款壽命較長的充電式型號,更高達25萬元。如她不更換儀器,勢將病情惡化。
阿嫻母子頃刻間無力支付如此巨額開支,現年26歲的Gary憂心說:「當年進行手術,醫生只係話將來要換電,我哋冇諗過原來要再買一部儀器替換,更加冇諗過要咁貴。」兩年前大學畢業的Gary,現在政府部門任職合約員工,月入約1.3萬元。他為長遠計,這兩年來努力儲蓄,去年購入二手居屋單位與母同住。他的工作合約於今年5月完結,未知會否獲續聘,手頭積蓄難以應付突如其來的開支。
阿嫻感慨說:「個仔好乖,話一定要再做手術,就算冇錢都要去借錢。」她坦言不想成為兒子的負累,卻不可能在短時間籌得這筆費用,惟有再向蘋果慈善基金求助。
可降藥量減副作用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鍾天希指出,目前全港約有百多名柏金遜病者接受深部腦刺激手術,在身體植入電極儀器。此儀器發出高頻率電波,可遏抑腦部過份活躍細胞,從而減低病者震顫程度。大部份病人植入儀器後效果良好,病情顯著改善,服藥份量大減五成,甚至毋須服藥,避免藥物帶來不良副作用。「阿嫻」捐款編號:C1357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
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