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洩漏的輻射,越飄越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繼西岸發現輻射塵之後,連東岸的麻省(Massachusetts)也在雨水中偵測出放射性物質。輻射塵更回流到亞洲,南韓昨宣稱輻射應繞過北極飄來;中國環境保護網更指,中國東南沿海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部份地區,都監測到輻射塵。
美國夏威夷、加州、內華達州、科羅拉多州和華盛頓州,都先後發現微量的輻射塵。至前日,麻省宣佈在一個雨水檢測站收集的樣本中,發現超低濃度的放射性碘131,相信是源自日本福島核電廠,由於碘131在八天後放射性減半,加上含量低,所以不影響州內食水供應和居民健康。
輻射量低 不採防護行動
源自日本的輻射塵一直向東飄向太平洋、美國、歐洲,昨日終於飄到南韓。南韓東北部江原道檢測出福島第一核電廠有外洩的放射性物質氙(Xe),氙的份量只有天然輻射量的2.3萬分之一,對人體和環境都沒有影響。
由於之前專家預測輻射塵不會直接飄到南韓,那麼江原道的輻射塵是怎樣飄來的?南韓原子能安全技術院,以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周邊最近大氣流動狀態為基礎,進行了電腦模擬測試,結論指氙可能是繞經北極,經西伯利亞、中國東北後,南下至南韓。
除了南韓,中國繼前兩天在黑龍江省東北部監測到輻射塵外,中國東南沿海省市的監測點也檢測到極微的碘131,初步確定來自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但遠低於天然輻射量的10萬分之一,不用採取防護行動。檢驗到輻射塵的省市包括: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部份地區等。
南韓堅持為外國建造核電廠
輻射塵擴散,反映福島核電廠的輻射漏不停,各國民眾都對核能有了戒心。但南韓表明不會放棄核能,也不會停止為外國建造核電廠的工作。南韓欠缺能源資源,是全球第五大石油進口國,多年來積極發展核能,現已成為全球主要的核電廠技術供應國。
美國阿拉巴馬州北部的布朗斯費里核電廠(BrownsFerry),雖然反應堆跟福島第一核電廠的一樣,採取1970年代有缺陷、失去電力會變得過熱的Mark1型設計,但管理公司卻聲言不會發生類似福島的情況,因為核電廠「擁有多重後備設施,一個接一個再接一個」,確保持續供電,保持冷卻系統不斷運作。
但反核人士始終認為核電廠不應存在,昨日是美國賓夕凡尼亞州三哩島核電廠事故32周年,20多名反核人士在廠外舉行燭光集會,為福島核事故災民禱告,並要求停止使用核能。1979年3月28日,三哩島核電廠因人為錯誤發生第五級核事故,令爐心有一半熔毀。
美聯社/路透社/德新社/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