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在日本核危機和中東局勢不明朗的夾擊下,美股道指在3月上半月雖然下跌5%,但至今卻已覆地盡收。《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或許是受投資者看好美股前景,基金沽債換股所致。事實上,美企滿手現金可作回購股份或投資之用,加上現時美股市盈率較歷史水平低,促使投資者換馬至美股。
消費者開支及房屋數據均勝預期,加上從事網絡電子商務的eBay宣佈,以24億美元收購同業GSICommerce,刺激道指昨曾升50點或0.41%,報12271點。開市後一小時(本港昨晚10時半),道指升42點,報12262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升6點,報2749點。英、法、德股尾段升0.04%至0.33%。
美國商務部公佈2月份個人開支增加0.7%,較市場預期0.5%為高,支持美國經濟繼續擴張。2月份個人收入則增加0.3%,略低於市場預期0.4%,象徵通脹正輕微升溫。至於被視為聯儲局政策指標的個人消費開支核心價格指數按年及按月分別升0.9%及0.2%,符預期。
分析指過去半年以來,美國就業人數持續增加,有助美國消費者應付食品及燃油價格上升,同時為復蘇作出貢獻。
樓市方面,2月未完成房屋銷售按月升2.1%,勝預期。
油價進一步回軟,紐約期油維持每桶105美元以下水平,昨更曾低見每桶103.6美元。
貨幣基金走資200億美元
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數據顯示,資金在過去四星期陸續從貨幣市場基金流走,由3月初至上周共流走200億美元,有研究指這些資金正在流向股市。
Commonfund首席經濟師特勞斯指出,年初仍有許多投資者對經濟復蘇抱懷疑態度,但現在紛轉軚。據FactSet計算,美股現時市盈率約13倍,較過去10年平均17倍為低,是引人入市的原因之一。
另彭博社指出,現時企業持有的現金達破紀錄的9400億美元,市況轉好,為向股東交代,分析師估計,標普500指數成份企業將會增加22%投資,增幅是有史以來最多,這些因素都有利美股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