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今年全國人大會議舉行前後,無論與網民交流,還是在記者會上,都信誓旦旦地承諾加強樓價調控,國務院也出台了八條《關於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簡稱「國八條」),勒令地方政府在第一季度公佈住房價格調控目標。
不足一成城市公佈調控目標
但直至前日,限期將屆,據內地傳媒統計,公佈樓價調控目標的城市只有40多個,不足內地城市總數約660個的一成。各大城市在執行國務院樓價調控令時的觀望態度,再次印證中國「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困局。一線大城市中,上海、深圳、北京都趕在昨日公佈調控目標,算是給了溫家寶面子。
上海買樓 要26年不吃不喝
不過,這些城市所制訂的樓價調控目標,多與當地年度GDP(國內生產總值)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標掛鈎。由於內地去年經濟增長甚為強勁,今年GDP增長目標多高過10%,變相允許樓價再漲10%,與民間期望樓價下跌反差太大,調控目標慘變漲價目標,落實溫總指示慘變戲耍溫總。
以上海為例,今年的GDP增長目標為8%,即樓價的允許漲幅為8%。問題是,按上海市統計局公佈的資料,2010年上海新建商品房住宅平均銷售價格為每平方米14,213元,如果今年漲幅為8%,則樓價允許升至每平方米15,350元,一套60平方米的住宅,價格將升至92萬元;而上海市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838元,如果今年再增長10%,可達35,021元,要買一套60平方米的住宅,就要用盡市民26年的全部收入,即26年不吃不喝不買書不看病,還要這26年樓價不再漲。
更堪稱黑色幽默的是,吉林省榆樹市公佈今年樓價調控目標為:市區新建住房價格增幅低於2010年新建住房價格增幅。這個目標貌似合理,但讓網民破口大罵。因為,當地去年樓價增幅為50.5%,今年還可以漲50%?還讓不讓小百姓活?溫家寶的政令還管不管用?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