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院賺錢要公院執手尾

私院賺錢要公院執手尾

【本報訊】私家醫院產科發展迅速,以沙田仁安醫院為例,10年間於該院每年出生的嬰兒由1,200個激增至7,600個。但本港的私院沒有開設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NICU),須深切治療又擁有香港居民身份的嬰兒便要轉到公院留醫。有兒科醫生狠批私院賺錢卻要公院善後,「根本係你食飯、我哋付鈔」。

不設NICU照顧情況差BB

仁安醫院副醫務總監梁國齡坦言,不介意該院經常被批評只着重婦產科發展,「發展得快就一定,咁代表我哋做得好」。仁安過往10年間,每年出生的嬰兒數目由1,200多個,激增至去年的7,600個,梁國齡強調,除內地孕婦激增,本地孕婦的數字同樣倍增,兩者比例為六對四。
按仁安現時自然分娩套餐最低收費16,880元計算,該院單是去年婦產科收入便最少有逾1億元。任職公院兒科的吳國強醫生認為,婦產科服務對私家醫院而言絕對是個「金礦」,但缺乏NICU下,嬰兒在私院出生後倘情況較差,便要轉送公院,造成「你食飯、我付鈔」現象,私院賺錢後要公院「執手尾」。
中文大學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林鴻生也指,不少私家醫生因私院產房難預約,會在胎兒滿37周時剖腹取出,增加出現併發症風險,「好多時BB個肺都未發育好,結果出咗世要去公院插喉」,造成公院NICU爆棚,部份須深切治療的嬰兒要暫住於兒科病房加設的加護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