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安檢X光掃描致癌風險低

美安檢X光掃描
致癌風險低

【本報訊】日本核電廠事故令人聞輻射色變,尤其關注美國機場安全檢查的全身X光掃描儀器的輻射量會否致癌。美國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研究結果證實,掃描儀器的輻射量極少,接受50次掃描才等於照一張牙科X光片,或掃描1,000次才相等於照一張肺片,研究認為對健康沒構成明顯危害。

學者指輻射量極低

現時在美國78個機場設有486部全身掃描儀(backscatter),作為安檢之用,年底更會增至1,000部。雖然旅客只接受數秒的檢查,但X光掃描全身的做法,除一直被批評會引起私隱問題外,更令人擔心有致癌風險。一項刊於美國內科醫學檔案(ArchivesofInternalMedicine)的研究結論指,接受掃描雖有致癌風險,但輻射量極低,即使對經常飛行者來說也不構成健康威脅。
研究指接受掃描所接觸的電離輻射(IonizingRadiation)即等同X光的輻射,但份量極低,如照一張肺片的輻射量,等於一名旅客接受該儀器掃描1,000次,若乳房造影的輻射量更等於4,000次。
研究分別以一般飛行人士、經常飛行者及五歲以下兒童接受此儀器掃描的影響,推算出要有一億個旅客、每人每年飛行七次單程或三次來回旅程,才有六宗額外的癌症是因為此掃描所致,但當中已有4,000萬人因其他原因患癌;如每周飛行60小時的經常飛行者,則每100萬人中有四人因此患癌。研究的學者總結,這種安檢儀器致癌風險非常低,市民毋須過份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