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隨着美國經濟出現好轉迹象,美國聯儲局中倡議退市的聲音亦越來越大。連一向被外界視為中間派的聖路易聯儲銀行行長布拉德(JamesBullard)亦表態稱,美國經濟前景不錯,應提早結束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並指儲局若再維持超低息一段時間,將有可能引發「流動性陷阱」的問題。
倡4月議息檢討結束QE2
美國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去年11月宣佈QE2,斥6000億美元(約4.68萬億港元)購買美國國債,務求壓低本來已極低的利率,刺激經濟和就業。上述措施原定今年6月才檢討,不過當時其中一名有份投票贊成推出QE2的儲行行長布拉德上周六表示,由於美國經濟現在「看來相當不俗」(lookingprettygood),儲局應提早於下次議息會議,即4月時檢討是否結束QE2。
今年輪任為FOMC非投票委員的布拉德指,現時美國經濟已明顯較去年夏天好轉,儲局現階段向外釋出一些退市的訊號亦非常合理。他建議儲局決定退市時,應先從資產負債表入手,出售手上的債券,然後要改變儲局議息聲明的措辭,放棄一直重申多次的近零利率言論;最後一步就是加息。
布拉德續指,儲局現時的貨幣政策,其實與正常時期應該施行的相距甚遠,故首要是讓政策回到正軌,就算不是一步到位,起碼都要逐漸回歸正途。他又指,目前的高油價水平未對美國的復蘇步伐構成障礙,除非油價進一步大幅急升,才會影響復蘇。
儲局另一委員、被外界視為局內鷹派的費城儲行行長普羅索(CharlesPlosser)上周亦表示,儲局需要終止QE2;又指在退市的過程中,儲局的資產規模應從目前的1.5萬億美元減至約5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