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零件供應未明 缺貨加價避不了產業鏈震斷 電子業告急

日零件供應未明 缺貨加價避不了
產業鏈震斷 電子業告急

《災後困境》日本高科技產業舉足輕重,在世紀核危機下,市場紛紛說無即時影響,惟只要缺少任何一種零件就無法生產,尤其在液晶顯示器材料、半導體晶圓供應上,日本佔全球供應50%至90%,影響料逐步浮現,電子業或要面對汰弱留強。
記者:周燕芬、石永樂、董曉沂

日本地震加上核危機,外界暫無法掌握日本高科技產業因今次天災所受到的影響,但從已有資料去評估,幾可肯定對整個產業供應鏈造成衝擊,其中以液晶顯示器產業最受影響。
一名業界人士透露,液晶顯示器面板中約一半的原材料都是由日本採購,如玻璃、彩色光組、液晶等,短期仍可靠庫存量維持生產。

液晶顯示器影響最大

有分析員表示,上游生產面板的材料產品部份超過100種,只要一種材料供應出現問題,面板就沒法出貨,原材料緊絀及漲價是避不了。
貿易發展局首席經濟師梁海國亦指出,現時用於智能手機、iPhone、iPad、手提電腦等流動電子設備的快閃記憶體,全球有約40%由日本企業生產,全球半導體晶片、矽晶圓,以及LCD面板的20%,也是由日本生產的。
「電子產品差一件零件都不可以」,全球電子業勢受到重大影響。近日,市場上32G記憶體由於缺貨,售價已上漲20%。
香港電子業商會會長陳其鑣亦指,「電視機由千多粒零件組成,少一粒都唔掂!」目前已知有兩間電子廠消失,當地不少廠房機械水浸,員工亦有部份失蹤。
他指,日本供應的高科技電子零件原材料,包括液晶玻璃、液晶液體、特別塑膠、記憶晶片等;當中記憶晶片已即時漲價幾成。4、5月供應情況仍不明朗,影響程度不易評估,不能掉以輕心。

日立生產線集中茨城

更嚴重的是,用於面板模組驅動IC(集成電路)貼合的異方性導電膠(ACF),日本的日立及索尼旗下公司,佔全球供應達90%,其中全球逾半的ACF由日立的日立化成生產,其生產線集中在今次重災區之一的茨城縣。
資料顯示,三星、友達、奇美、夏普等多家大型面板廠,使用日立化成的ACF比例都超過40%,停產將影響面板模組驅動IC貼合,對液晶面板業造成衝擊。
半導體行業所受的影響亦不少,半導體用的矽晶圓為IC製造生產鏈中,最重要的上游原材料之一。
目前矽晶圓全球最大供應商為日本信越化學旗下的信越半導體,2010年該公司的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33%,包括台積電等IC製造廠商,都以信越半導體為主要供應廠商。
而第二大供應商亦是日本企業——住友金屬與三菱組成的合資公司,全球市佔率達29%,目前兩家公司的生產都受限制。

災後困境系列之二

日本地震對電子業影響大

‧日本為全球主要中檔機械表機芯供應商
‧供應全球快閃記憶體40%
‧供應全球半導體晶片20%
‧供應全球矽晶圓20%
‧供應全球LCD面板20%
‧日本經香港轉口內地電子零件產品總值1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