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市場焦點繼續圍繞業績股,借鑑上周經驗,偷步炒業績股,見光死機會頗高,穩陣起見,寧願等揭盅先入場。國泰君安(1788)月初已放榜,純利倒退16%,瞬即被洗倉,股價跌至去年9月新低後喘定,暫視為初步築底,現價收集,值博率不俗,原因有三。
國泰君安去年利潤雖跌,但撇除09年出售基金投資業務特殊收益,核心業務溢利反而增28%。且四大業務同錄得增長,當中孖展融資收入增43%、企業融資收入上升70%、資產管理收入更錄85%升幅,表現絕對合格。唯一遜色的是佔整體收入一半的買賣經紀業務,按年僅升3%。
管理層已事先張揚,有信心今年業務較去年佳。另外,企業融資及資產管理業務漸上軌道,集團揚言會擴大資產管理服務,目標瞄準有意在大中華投資的國際基金,相信會是未來增長亮點。
中線博重上4.5元
隨着海通國際(665)去年收購大福證券,內地券商加快在港上市步伐,據報道指,內地券商一哥中信證券已獲中證監批准赴港上市,希望藉此讓境內券商走出去,加快推進國際化戰略。
目前A股上市券商共15家,在港掛牌的內地券商只有國泰君安、海通及申銀萬國(218)3家,中信證券若成功登陸H股,將成為首家A+H股券商,對行業估值提升有幫助,屆時國泰君安在影子概念下,有機會短炒一轉。
最後,久聞樓梯響的小QFII,有望快將落實,中資證券股勢必再掀炒作。人民銀行日前發表報告,指將會研究「深入推進」香港證券及基金公司等境外機構在內地投資證券,即「小QFII」。《上海證券報》亦報道,外滙局月初已將推動資本市場開放納入議程,配合人行推進小QFII的表述。由「穩步」、「加快」等字眼,變為現時的「深入」,種種迹象預示小QFII有望快將落實。
估值上,國泰君安今明兩年預測PE已降至15.8倍及13倍合理水平,與持有逾三成光大證券股權的光大控股(165)相若。建議3.60元附近買入,中線博重上4.50元,潛在升幅25%,跌穿3.40元止蝕。
王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