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中資保險股追落後 - 熊麗萍

投資萍語:中資保險股追落後 - 熊麗萍

上周恒指在23000點前爭持,但中國銀行(3988)打響頭炮令內銀股果然成為推動大市的動力,大市升幅不但高於筆者預期,恒指亦接近日本地震前之水平。
除了中行外,民生銀行(1988)去年盈利急增45%,同樣優於預期,目前焦點是建設銀行(939)、工商銀行(1398)、農業銀行(1288)等業績是否同樣有驚喜。筆者上周已提醒大家要留意資產質素及資本充足比率是否有改善,而上述兩家銀行的業績顯示不良貸款比率有所下降而撥備覆蓋率則上升,反映資產質素均有改善,而中行的資本充足比率亦有所提高,但民行則下跌。

內銀股料續報佳音

筆者認為中行與民行優於預期的成績表絕非個別事件,雖然中央收緊信貸及人民銀行對內銀的貸款、撥備等作指引,但內銀亦能錄得佳績,因此,其他內銀股業績陸續有驚喜的機會甚高,對股價有一定推動作用。不過,股價隨着中行、民行的業績逐步帶動整體內銀股上升,其效應亦將逐步減少,但季度結算前調整幅度有限,可趁今周再上升至高位時作部份套利。
投資者對各銀行減派息比率並未產生負面反應,顯示大家認同銀行增加資金保留資本,避免集資,隨着內地加息令息差擴闊,大型內銀股今年仍可較受惠。除了筆者一直建議的建行及農行之外,亦可留意工行業績及前景,屆時再決定是否列入筆者內銀股之選。而中行估值雖低,但仍欠催化劑,非心水對象。
除了內銀股之外,長和系本周業績料亦可推動大市,加上本周四為季度結算,以上周五恒指收市水平計算,與去年底水平只有百多點進賬,而歐債,中東及北非問題未有新動向之前,推高季結的機會較高,部份仍跑輸大市的基金股料追落後,當中包括本地地產股及中資保險股,個別股份則有中銀香港(2388)、利豐(494)、港交所(388)等。
屆時本地地產股及中國人壽(2628)可趁股價上升時伺機沽售,其餘可續持有,港交所在165元附近仍可買入。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