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又「笨星」了。我完全沒有醒起,原來真有些人是會「炒鹽」的。直至看到「東森新聞」:河南有人花12萬人民幣買了6000斤鹽。6000斤?請查證。反正就是炒,就是囤積。好像早前大陸有人炒蒜頭(還好沒有傳染到香港來)。亦有人囤積奶粉,好比炒樓,炒股,囤地。─那麼日前部份「香港人」跟隨大陸沿海各省,四處排隊買鹽買奶粉,其中有幾多人是炒?有幾多人來自大陸?也許不容易查找了。
只想無奈補充幾點聯想:(1)若媽媽們肯餵人奶,奶粉即較難成為問題。(母親患病、吸毒,應是少數例外吧?若他日輻射已成常則,則嬰兒自己亦不能倖免。平常日子,何不自餵人奶?)
(2)「搶鹽、搶奶粉」不是「真搶」,是「搶購」。有些住在外國的朋友似乎誤會了。若是「真搶」,多發生於某城大暴動之後,人群失控,敲車縱火,再往商鋪超市搶掠一空。
(3)還有陳也啊,千萬不要說香港人「離奇自發排隊」購鹽人龍「並無插隊喧嘩開駡,這樣的秩序,很明顯是受日本地震災民的啟發……」─但香港的「排隊文化」早已歷史悠久,大陸人來港也慢慢學會不吐痰了,少插隊了。可見「夾在中間的大多數」是有希望「風移俗易」的。十三億人,要逐些來。
(4)香港部份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婆婆嬸嬸媽媽,只要一日仍有「寶藥黨」、「祈福黨」,我們就似乎要努力憫惜她們少看「警訊」。至於有人「人排佢又排」,因回歸前香港人確曾狂熱排隊準備移民新加坡、狂熱排隊搶購「超群西餅」,甚至擠提「廖創興銀行」,我無話可說。當然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