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保險是以保障為主,還是投資為主,或兩者皆同樣重要。市面上一直存在着一些保險,它的保額是不固定,最初數年只是已繳的保費,到了若干年後,才可以踏入「正軌」,而那「正軌」的保額也是不足。
如果保險是以保障為主,這類保險並不合格。要是當事人在最初保障額極低的數年離世,他得到的只是保費。那又產生另一個問題,為甚麼要用數年的時間把錢放進去,反正錢放在其他地方也有投資回報?
可以說,在首數年投保人是一無所有,以保費換保額,而且輸了通脹。就算是在期滿後取回若干金額,也是輸了通脹,整個計劃只是為保險公司提供便宜的現金流。
投保人買保險,不應只着眼於有「保險」兩個字,你每月付數百元保費,提供1元的保障也可以叫保險。投保人要比較每年付出多少,每年的保障有多少。如果包括投資,要比較投資的回報,要是投資回報不佳,索性只買保險,不買投資那部份。
年紀大時可能不受保,但屆時負擔也較輕,未必需要人壽保險。投保人可以比較每月付出一定金額的保費,可以得到的保障是多少,以及其他連帶條款。切勿只聽10多分鐘便購買,沒有見面三次以上最好不購買,否則你可能只是買了一些要付款多年,即是為你代理及保險公司支薪多年的東西,但卻在保障及投資上皆不足。
勿聽10多分鐘便買
買保險時,可要求代理把每年的保費、保額、現金值及紅利等列出。記着是每年的額外數字,而不是累計數字,有了此表便易於比較。單依賴保險公司那份表並不足夠,因有問題時,足夠的文件是最好的保障。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