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先几:大昌行「踩油」向好 - 黃德几

洞悉先几:大昌行「踩油」向好 - 黃德几

筆者多年來都是德國汽車品牌寶馬的「粉絲」,家中收藏過千本相關雜誌和書籍。寶馬BayerischeMotorenWerkeAG去年營業額和稅前純利,分別按年上升19.3%和10.7倍,同創歷史新高,上月發佈全新電動車「i3」和「i8」系,更加是引頸以待。
筆者上周六與幾位股評人好友去了大埔科學園,出席大昌行(1828)代理的日產全電動車Leaf試車活動。首度測試這架「純」電動車後,給我相當大驚喜。只有80Kw即107hp匹英製馬力,最高時速只有140km的「純」電動車,卻擁有高達280牛頓米的扭力。即使「地板油」加速,車箱內仍然超靜。

日汽車工業倚靠出口

日本發生地震和海嘯後,豐田旗下12個組裝工廠全部要暫時停產。去年日本汽車內銷市場,合共售出490萬架,由日本汽車生產商生產,外銷其他國家新車,則高達900萬架,數據反映日本汽車工業,極度倚靠出口市場。
除了日本汽車以外,日本汽車零件,特別是汽車電子零件,同樣主力出口市場,遠至美國的汽車生產商,亦正面對汽車零件供應短缺問題。通用汽車旗下Shreveport工廠將要暫時停產,GMCCanyon和ChevroletColorado,兩款客貨車零件同樣出現短缺。
那麼,那些汽車生產商可望受惠呢?答案當然是對日本進口汽車零件倚賴度較低,以及內地銷售持續急增的德國汽車品牌。
從去年內地汽車銷售數據分析,奧迪去年內地汽車銷量高達22.56萬架,按年增長43.5%。
寶馬銷量16.90萬架,按年增長87%。平治銷量為14.77萬架,按年急增115%,三大品牌已佔去內地高檔汽車市場8成份額。內地生產寶馬的華晨中國(1114);經銷保時捷、寶馬和旗下MINI的正通(1728);經銷奧迪並由2002年起成為富豪級汽車品牌Bentley賓利內地獨家代理的大昌行,股價可望保持最強「扭力」。

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