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骨功 層層叠 啦啦小隊好輕功

軟骨功 層層叠 啦啦小隊好輕功

手一托,腳一撐,叠羅漢叠出電梯式陣型,高度足以替校工叔叔換燈泡!小女孩是屯門路德會呂祥光小學啦啦隊Kuromi的成員,這啦啦小隊在2月中舉行的「渣打馬拉松101打氣大行動啦啦隊比賽」中奪得小學組冠軍,一字馬、空手翻、叠羅漢,駕輕就熟,絕不比中學的哥哥姐姐遜色。

記者:嘉莉姐姐
攝影:Kenny哥哥

表演四大元素

啦啦隊的英文是CheerTeam,Cheer就有振奮、激勵的意思,激勵誰?當然是運動場上的健兒,因此啦啦隊的口號設計很重要,此外還要兼顧整體奪目度及整齊度,那便要結合舞蹈、跳躍、翻騰及特技動作四大元素。

★電梯式:2層2段,左右2人以手掌把上層人一托而上,2位保護者作支援。

★2層1.5段:底層人要支撐上層人的全身體重。

★叠羅漢入門:兩位底層人腿力要夠,紮馬要穩。

1.舞蹈要有力:

啦啦隊舞蹈動作較硬朗,着重手臂動作(ArmMotions),講求力度,動作位置要精準。編排以簡潔為主,強調整齊性。

★緊扣式拍手(Clasp):
雙臂夾緊腋下,手放胸前拍手。絕大部份的啦啦隊舞蹈動作都講求夾緊身體,令動作更利落,這動作便有助學習收緊身體。

★K-motion:側身前後腳,左右手一上一下整體呈K字。

★L-motion:面向前,腳前後踏,左右手伸展成L字。

2.跳躍夠爆炸:

跳躍動作(Jumps)講求高度,要跳得高,必須具備爆炸力。

★前屈體合腿跳(PikeJump):向上跳起,身體向前摺曲。

★擊足大分腿跳(ToeTouchJump):跳起後手腳伸展向外打開。

3.翻騰好衝勁:

在啦啦隊比賽中,越多翻騰(Tumbling)動作,得分越多,當中以側翻得分較高。

側翻:以身體施力在空中翻騰,全程雙手不觸地。

4.特技冇有怕:

叠羅漢最少需3位隊員:上層人(Top)、底層人(Base)及保護者(Spotter)。上層人膽子要大,底層人身體要穩,保護人則要專注以扶穩上層人。在不同比賽中,叠羅漢有不同的高度限制,如小學組多不得高於2層2段,「層」是叠羅漢的層數,一個人為一層;「段」是高度的單位,1個人直立為1段,餘此類推。

★站肩式:2層2段,上層人以下層人的腿借力而上,極講求平衡力。

我哋好鍾意啦啦隊!
梁詠喬(五年級):

我最愛跳舞,在啦啦隊中擔當下層人,責任就是要保護上層人不要讓她跌下來。

陳彥任(五年級):

我喜歡啦啦隊表演有較多高難度的動作,比一般舞蹈更刺激呢。

黃卓君(四年級):

啦啦隊表演的舞蹈動作節奏較快,練習過程很辛苦,不過得獎的一刻真的好開心。

李芷瑩(五年級):

特技表演時,上層人感害怕,下層人就要給予鼓勵;啦啦隊還把快樂感染在場的人。

張曉晴(三年級):

啦啦隊就是要為人打氣!記得第一次做下層人真的好累,隔天還腰痠骨痛呢。

吳子柔(一年級):

在啦啦隊中擔當上層人,被抬上高空不覺得害怕,而且跳舞好好玩。

軟骨功 純粹熱身

原來,啦啦小隊Kuromi的成員均來自學校的舞蹈組,年紀最小的只是一年級。位位成員身體柔軟度極高,只是熱身動作,已令嘉莉姐姐看得目瞪口呆。

★拗腰一字馬

★天鵝站

★拱橋如彎月

問:筋骨柔軟才能參加啦啦隊嗎?

鄺婉儀老師(身兼小燕子舞蹈團藝術總監):筋骨柔軟無疑佔優,但最重要還是有適當指導及練習,具舞蹈基礎的學習起來較易上手,進步較快。現在的小孩多是獨生子女,啦啦隊講求團結性,可藉此學習群體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