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加息已反映歐元試沽 - 馮鏗

暢談滙債:加息已反映歐元試沽 - 馮鏗

日本世紀大地震餘波未了,核電廠仍在洩漏輻射,奶類蔬果甚至自來水均受污染,但對環球股市的影響曇花一現。MSCI環球指數短短時間內已把日本三災(地震、海嘯加上核洩漏)後的失地盡數收復,環球經濟復蘇步伐真的如此穩健?實在令人懷疑。
G7上周五作出近十年首度攜手干預行動,暫時奏效,日圓未有再測試76.25的歷史高位,但回吐幅度亦有限,踏入本周後更變成老僧入定,整周高低位相距僅60點子左右,可見投資者對干預戒心甚大。根據往績,G7過去30年合共六度聯合干預,成功率超過8成,只有1987年欲阻止美元兌馬克上升未能如願,故投資者不敢輕舉妄動,亦不難理解。
日圓屹立不動,其他貨幣則大幅波動。歐元在加息憧憬下一度升至1.4249美元的4個半月高位,其後傳出基於各國仍存在分歧,歐盟領袖峯會不會落實擴大歐洲穩定機制規模,留待6月底才拍板的消息,愛爾蘭10年孳息升至歐元面世以來新高,歐元亦自高位回軟。
葡萄牙反對黨於議會否決政府提出的緊縮財政草案,迫使總理蘇格拉底呈辭,葡萄牙10年孳息亦逼近8%的不可持續水平,向歐盟和國基會求援的機會大增,對歐元構成另一重打擊,但歐元跌至1.4050美元附近又再回升。不少市場人士相信,在下月歐洲央行議息前,歐元不會有太大幅度的調整。

滯脹困擾英鎊不樂觀

英國2月通脹升至4.4%的28個月新高,一度促使英鎊升抵1.64美元,其後英倫銀行會議紀錄顯示支持加息的委員維持在3人,財相歐思邦於公佈預算時又把明年經濟增長預測調低,市場對短期內加息的信心動搖,英鎊亦未能穩踞高位。實際上,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英國正陷入滯脹,英鎊後市仍不容樂觀。
歐元區和英國經濟均存憂,但「有心人」不理會負面因素,強行把歐元與英鎊推高,目的不外乎殺淡倉。由1月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首度對通脹威脅表示關注開始,歐元至今已有可觀升幅,加息的利好因素實際已反映得七七八八,須提防加息落實反而成為套利離場藉口。個人認為歐元和英鎊均可趁高沽,歐元於1.4250受阻,若回升至1.4180附近考慮沽出,以1.4320為止蝕位,目標看1.3960。
馮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