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死拯救核災的「福島50人」前日首度曝光。從這些照片可見,他們在停電的核電廠內,拿着電筒摸黑工作,更冒險爬上輸電塔維修電力。他們不惜犧牲生命要阻止一場核災難爆發,但從沒求公司提高薪金或增加額外福利。昨日再有消息傳來,指「福島50人」其中三名搶修3號反應堆的人員,因腿部浸泡輻射水中,以致接觸了高量輻射,其中兩人須送院治療。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前日(周三)首度發放核電廠內搶救人員的工作照。他們在漆黑和高溫的環境中,設法令反應堆降溫,免反應堆爆煲。他們有員工爬到輸電塔上接駁電線,有工程師在控制室讀取資料、檢查設備。他們都戴着面罩,穿着防護衣,令外界無法一睹這些無名英雄的真面目。
皮膚或被β射線灼傷
這批勇士以50人一組,每10至15分鐘輪流進出反應堆工作,以免長時間暴露在高輻射之下。但三名員工昨日在危機最嚴峻的3號反應堆渦輪機房鋪設電纜時,腿部浸泡在受到輻射污染的水中,輻射水滲進保護衣內,令腿部接觸到170至180毫希(millisievert)的輻射,超過員工值班時接觸輻射的上限150毫希。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發言人說:「直接暴露於輻射,會導致發炎。」其中兩人送往福島縣立醫院治療,稍後會轉送千葉巿的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東京電力公司表示,兩位傷勢較重者經醫生初步診斷,皮膚可能被β射線灼傷。
輻射引起的皮膚損傷類似燒傷,感染的地方變成紅色,後續症狀要幾星期後才出現,嚴重程度取決於感染輻射量和接觸面積。遭輻射感染的皮膚,即使細胞存活,也可能長期發炎,甚至需要進行皮膚移植。
雖然搶修工作危險重重,更會接觸致癌輻射,但陸續有新血加入「福島50人」行列。29歲的多田賢治是其中一人,他是專門生產防護塗層的東海塗裝公司員工,任務是為反應堆出現腐蝕的地方塗上防護物料,本周一他抵達核電廠,準備隨時上前線。同行的還有工程師和操作員,也有負責拖電纜、連接水管的低層員工。多田說,媽媽不想他送死,「我也害怕,但總要有人去。」
冒死救災,勇士不談錢。多田賢治月薪僅20萬日圓(19,268港元),遠低於日本人平均月薪29.1萬日圓(28,035港元),東電和參與搶救的公司也沒向員工發放加班費,也沒提供意外保險以外的特別福利。東海塗裝的資深常務董事池田義說,「福島50人」沒有一個是為錢才願意賣命,他們許多都是福島縣本地人。
死士人數增至580人
「福島50人」是一個統稱,原先只有東電留下死守核電廠的50人,但他們捨身救國救同胞的故事感動人心,越來越多人加入他們的行列,這班死士現已增至約580人,當中有些只是做雜工的農民。
多田賢治的學歷也不高,但他和戰友們的優勢,是對核電廠環境非常熟悉。進入核電廠範圍的人員,都要在防護衣下的胸前戴着兩個徽章,以便追蹤每次值班時暴露的輻射量。多田引述比他更早到核電廠的戰友說,工作五小時後暴露的輻射量約0.1毫希,相等於照一次胸部X光,沒想像中那麼嚴重。但核電廠內的輻射量飄忽不定,周一大部份時間都超過每小時2毫希,是事故發生前正常水平的30,000倍。據悉,部份勇士在值班後,就會離開核電廠,到疏散範圍邊緣一個足球場設施暫住。但在休息時間,他們也絕少機會與外界接觸。
距離核電廠32公里的田村巿避難所,一名工人接到公司電話,要到核電廠鋪設3號反應堆的水管。他可以拒絕,但他沒有,因為「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心裏是平靜的。」
美國
《華爾街日報》/《衞報》/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