寃有頭,債有主。妮歌潔曼飾演的母親碧嘉,重遇殺子的元凶,那是一個少年學生,看來拿到駕駛執照不久,八個月前開車撞死了碧嘉的四歲兒子。這是一個亙古常新的「罪與罰」的課題:劇中主角如何面對害死自己親兒的「兇手」?曾在康城電影節備受好評的兩齣影片,比利時導演戴丹兄弟的《兒子》,以及南韓導演李滄東的《密陽》,都有類似的故事架構,但三者當中卻以《心靈觸洞》最抗拒煽情手法。
《兒子》和《密陽》或多或少都具備奇情色彩,但《心》片卻集中描寫男女主角以及親友的情緒反應和生活瑣事。最出色的地方,是呈現角色之間又愛又恨的人倫關係,夫婦之間、母女之間、姊妹之間、鄰舍之間、朋友之間,觀察入微之餘,亦有非常感性的筆觸。每逢出現嚴重事故,一般人最常見的情緒有兩種,其一是自責,其二是諉過於人,或兩者皆有。看本片時,你會不斷看到這兩種情緒在眾多人物身上交替出現。每逢變故,親人現身支持,應是好事,但有時卻會變成負累。這是一齣對人情世故有非常精闢描繪的電影。
撰文:黃國兆